鈣鈦礦-凹凸棒石納米復合材料光選擇性催化氨還原脫硝
本文關鍵詞: 鈣鈦礦 凹凸棒石 光耦合 脫硝 異質結 出處:《硅酸鹽學報》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La_(1-x)Ce_xNiO_3/凹凸棒石(ATP)復合材料。通過X射線衍射、透射電鏡、Fourier變換紅外光譜儀和紫外可見漫反射譜等方法對復合材料的結構、物化性質進行表征,并將其運用到光耦合脫硝中,探討不同參數對氮氧化物去除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載體凹凸棒石獨特的孔道結構不僅可以增強對氣體分子的吸附,還可以增強材料的光催化穩(wěn)定性。當Ce~(3+)的摻雜量x為0.1時,La_(1-x)Ce_xNiO_3/ATP以固溶體的形式均勻分布在ATP表面,當摻雜量超過0.1時,有CeO_2相析出,與La_(1-x)Ce_xNiO_3在ATP表面形成異質結結構,當摻雜量為0.3時,復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高,達到80%。
[Abstract]:The Lavender 1-xCX NiO3 / attapulgite ATP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removal rate of nitrogen oxides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que pore structure of attapulgite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adsorption of gas molecules. It can also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 When the doping amount of Ce~(3 is 0.1, the CeO_2 phase precipitates on the surface of ATP and forms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with La_(1-x)Ce_xNiO_3 on the surface of ATP. When the doping amount is 0.3,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is the highest, reaching 80%.
【作者單位】: 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盱眙中材凹凸棒石粘土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674043) 江蘇省國際合作項目(BZ2015040) 江蘇省社會發(fā)展項目(BE2016654)
【分類號】:O643.36;TB332;X70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麗麗;趙穎俊;高鴻杰;;凹凸棒石對重金屬離子吸附行為研究現狀[J];廣東化工;2014年07期
2 季金華;凹凸棒石凝膠的研制及其應用試驗[J];江蘇地質;2000年02期
3 惠騰恩,王亞軍;嘉山凹凸棒礦土及其棒石含量的定量分析[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1987年04期
4 陳天虎;高薇;孫玉兵;慶承松;;凹凸棒石對硫酸亞鐵-硝酸鉀體系中四氧化三鐵結晶作用的影響(英文)[J];硅酸鹽學報;2008年09期
5 王建榮;劉斌;何康;;納米載銀凹凸棒的一種新型制備方法及其載銀機理研究[J];硅酸鹽通報;2008年05期
6 易發(fā)成;傅依備;李玉香;金承黎;;官山凹凸棒石飽和吸附鍶挮核素后的結構表征[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7 彭勇剛;紀俊玲;王卜磊;萬懷新;陳大俊;;氧化鋅/凹凸棒石復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印染助劑;2013年05期
8 石露璐;馬江權;姚超;孔琴;張冬梅;王海潑;;順丁烯二酸酐改性凹凸棒石及對苯胺的吸附性能研究[J];離子交換與吸附;2014年03期
9 劉新文,呂金順,楊安仁,吳培水;含碘凹凸棒石分解實驗研究[J];非金屬礦;2001年02期
10 潘多強;范橋輝;丁克非;李平;路艷;于濤;許江;吳王鎖;;Th(Ⅳ)在凹凸棒石表面的吸附機理[J];中國科學:化學;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范橋輝;王祥科;吳王鎖;;Pb(Ⅱ)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現代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2 王一達;牛智偉;許君政;吳王鎖;;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研究[A];首屆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代光劍;蔡祥;李雪梅;譚紹早;;季擕陽離子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備及抗菌活性[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4分冊)[C];2010年
4 李琰;許君政;吳王鎖;;Am(Ⅲ)在凹凸棒石上吸附影響的研究[A];首屆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金青青;牛智偉;許君政;吳王鎖;;Eu(Ⅲ)在凹凸棒石上吸附影響的研究[A];首屆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于濤;尚小琦;夏天;陳高楊;;Am(Ⅲ)在磁性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為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琦;有機接枝改性凹凸棒石對磷的吸附性能的影響[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2 梁麗珠;磁性和氨基功能化凹凸棒石對Cr(Ⅵ)的吸附作用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王輝;凹凸棒石微生物固定化載體的研制[D];天津大學;2006年
4 池亞玲;凹凸棒石的改性及其對重金屬離子吸附的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3年
5 朱龍祥;原位聚合制備凹凸棒/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中的凝膠現象及應用[D];蘭州大學;2014年
6 滕沙沙;凹凸棒石—鐵氧化物復合材料對有機物吸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440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4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