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泥預處理和發(fā)酵溫度對暗發(fā)酵產氫的影響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 種泥預處理 發(fā)酵溫度 暗發(fā)酵產氫 出處:《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7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生物質暗發(fā)酵產氫不僅可以處理有機廢物,同時可以獲得清潔能源,實現了廢物資源化利用。然而產氫種泥中大量耗氫菌的存在會導致暗發(fā)酵氫氣產量低等問題,因此種泥預處理是暗發(fā)酵產氫的必需條件。隨著暗發(fā)酵產氫基質的多樣化,產氫種泥的預處理方法也不斷發(fā)展。對近十年來產氫種泥預處理方法的發(fā)展進行了綜述,并且結合發(fā)酵溫度,討論了種泥預處理方法和發(fā)酵溫度兩方面條件對暗發(fā)酵產氫的影響,并對該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為后續(xù)暗發(fā)酵產氫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Abstract]:Hydrogen production by dark fermentation of biomass can not only treat organic waste, but also obtain clean energy.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hydrogen consuming bacteria in the hydrogen-producing mud will lead to low hydrogen production in dark fermentation. Therefore, the pretreatment of seed mud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by dark fermentation, and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substrate in dark fermentation. The pretreatment methods of hydrogen-producing mud were also developed. The development of pretreatment methods of hydrogen-producing mud in recent ten years was reviewed and combined with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The effects of pretreatment method of seed mud and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hydrogen production by dark ferment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prospect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hydrogen production by dark fermentation.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資助項目(2015ZX07306001)
【分類號】:TQ116.2;TQ920.6;X703
【正文快照】: 隨著化石能源的日漸枯竭,采用生物質資源(如廢水、禽畜排泄物、城市垃圾等)厭氧發(fā)酵制取氫氣是清潔能源生產和廢物資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熱點之一[1-5]。厭氧發(fā)酵產氫分為暗發(fā)酵和光發(fā)酵兩種方法,相比于光發(fā)酵產氫,暗發(fā)酵無需外加光源、反應器結構簡單,在產氫速率和氫氣產率方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鵬,龍敏南;光生物產氫研究進展[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S1期
2 盧怡,張無敵,宋洪川,李建昌,夏朝鳳;豬糞發(fā)酵產氫潛力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3年02期
3 康鑄慧,王磊,鄭廣宏,周琪;微生物產氫研究的進展[J];工業(yè)微生物;2005年02期
4 張軍合;張全國;尤希鳳;劉振波;;環(huán)流型光生物反應器光合產氫運行條件的研究[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5年06期
5 李建昌;劉士清;張無敵;官會林;尹芳;孫可偉;;發(fā)酵產氫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可再生能源;2006年04期
6 曹東福;黃兵;張續(xù)春;;利用有機質發(fā)酵產氫的影響因素與應用前景[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7年04期
7 常娥;齊亞林;鄔小兵;徐惠娟;龍敏南;;產氫細菌Enterbacter sakazakii HP的分離及產氫特性[J];微生物學通報;2007年02期
8 湯桂蘭;孫振鈞;李玉英;;微生物發(fā)酵法制氫與產氫微生物的研究進展[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7年12期
9 秦智;任南琪;李建政;;產氫菌的投加方式對強化發(fā)酵菌群產氫的影響[J];太陽能學報;2008年07期
10 靳孝慶;徐昊;沈磊;何冰芳;;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厭氧發(fā)酵產氫研究[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劉艷;黃曉婷;吳畏;;利用廚余進行厭氧發(fā)酵產氫的研究[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赫倚風;郭婕;周彩虹;張志萍;王毅;張全國;;光合產氫過程中微生物代謝熱實驗研究[A];高等學校工程熱物理第十九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3 任南琪;林明;馬汐平;王愛杰;李建政;;一株厭氧高效產氫細菌的篩選及其耐酸性的研究[A];中國太陽能學會2001年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4 劉旭;馬春紅;李曉煜;何曉棣;甄占萍;吳哲;王立安;賈銀鎖;;利用農林廢棄物發(fā)酵產氫的研究[A];植保科技創(chuàng)新與病蟲防控專業(yè)化——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李永峰;陳晟;史乃鑒;王遠強;;產氫微生物培養(yǎng)特性及其擴大培養(yǎng)的研究[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7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媛媛;張衍林;晏水平;周洪亮;李武;;兩相聯合厭氧發(fā)酵產氫氣—甲烷的工藝參數驗證[A];2011年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鄭國香;任南琪;鐘溢鍵;李小玲;吳川福;周湘良;;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值對發(fā)酵產氫細菌RF-9產氫性能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氫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邱玉峰;黃江;念丁嵐;胡忠;;腸桿菌Enterobacter sp.CN1)甲酸代謝的研究[A];2012年鄂粵微生物學學術年會——湖北省暨武漢微生物學會成立六十年慶祝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程軍;潘華引;戚峰;周俊虎;劉建忠;岑可法;;污泥和水葫蘆混合發(fā)酵產氫的影響因素分析[A];第七屆全國氫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充;預處理調解對剩余污泥發(fā)酵液微生物電解產氫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陳明;光合細菌利用低分子有機酸產氫的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3 劉洪艷;厭氧發(fā)酵產氫菌篩選及產氫菌突變體庫構建[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4 戚峰;生物質高效水解及發(fā)酵產氫的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宋朝霞;秸稈類生物質暗發(fā)酵產氫關鍵參數優(yōu)化及其機理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6 牛坤;Klebsiella pneumoniae ECU-15菌株暗發(fā)酵產氫過程分析及其利用木質纖維素水解液的實驗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0年
7 趙錦芳;重組產氣腸桿菌提高產氫效率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8 謝學旺;光合細菌產氫過程中能質傳輸及超聲強化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屈曉凡;微小空間內光合細菌產氫行為及鼓泡強化產氫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10 王東陽;有機廢水乙醇型發(fā)酵產氫系統(tǒng)快速啟動及其生物強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亞若;光催化納米顆粒強化光發(fā)酵細菌Rhodopseudomonas sp.nov.strain A7產氫規(guī)律與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黃曦;磁場對E.cloacae與E.aerogenes厭氧發(fā)酵產氫的影響研究[D];湘潭大學;2015年
3 孫煌;基于納米MoS_2為催化陰極的MEC的產氫特性及其性能優(yōu)化[D];鄭州大學;2016年
4 何澤;不同發(fā)酵制氫工藝控制條件優(yōu)化及產氫效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李菁;玉米芯的預處理及其產氫工藝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張超宇;產氫微生物在不同pH條件下差異表達蛋白功能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年
7 陳鑫;混合光合產氫菌群的篩選及其產氫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
8 劉穎;暗發(fā)酵細菌與光發(fā)酵細菌兩步法聯合產氫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9 韓博;產氫細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R3的發(fā)酵產氫基質與效能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9年
10 安靜;光源和光譜對光合產氫菌群產氫工藝影響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73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7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