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唯識學(xué)的依他起性
發(fā)布時間:2017-10-06 06:02
本文關(guān)鍵詞:論唯識學(xué)的依他起性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依他起性 唯識古學(xué) 唯識今學(xué)
【摘要】:在瑜伽行派典籍傳入中國之后,形成了以真諦為主的唯識古學(xué)和以玄奘為主的唯識今學(xué),后人對這兩個支派的法相唯識思想常有爭論。唯識古學(xué)的體系是以阿摩羅識(圓成實性)為一切法的根本所依,融貫了如來藏思想。在生滅門中,分別性為境,依他性為識;分別性無相,依他性無生。分別性與依他性同一無性為真實性,兩者關(guān)系是非一非異的。在還滅門中,唯識觀行分為“方便唯識”(遣除“分別性”)和“真實唯識”(遣除“依他性”),最終達到“境識俱泯”的唯識真義。最后究竟果位中的凈識為阿摩羅識,此時依他性已泯,三性唯留真實性,達到圓滿。唯識古學(xué)從“二重二諦”中的勝義諦空性認識依他起思想。二諦思想是俗有真無,判依他起為俗諦,是虛妄雜染的。轉(zhuǎn)依思想為“所依轉(zhuǎn)變”,即自我存在基體的全然改變。唯識今學(xué)的體系是以第八識(依他起)的染凈種子為一切有漏法、無漏法生起的親因緣。在生滅門中,眾生生死流轉(zhuǎn)是遍計所執(zhí)性導(dǎo)致的。能遍計之識是第六、七識,所遍計之境為依他起性。遍計所執(zhí)性是依他起性的染分。還滅門中,唯識觀修是以“唯識五位”的體系來修證的,于依他起性上遮除遍計所執(zhí)性為圓成實性(凈分依他起性)。如來果位之智包括“根本智”與“后得智”,如來四智是于凈分依他起上所起的妙用。唯識今學(xué)以“道理世俗諦”的立場來建立依他起思想。二諦思想是俗無真有,判依他起為真諦,是真實清凈的。轉(zhuǎn)依思想為“轉(zhuǎn)變所依”,即種子等之消滅、活動停止、非顯現(xiàn)。
【關(guān)鍵詞】:依他起性 唯識古學(xué) 唯識今學(xué)
【學(xué)位授予單位】:昆明理工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948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5
- 1.1 選題意義10-11
- 1.1.1 理論意義10
- 1.1.2 歷史意義10-11
- 1.2 研究綜述11-13
- 1.3 論文框架及研究方法13-15
- 1.3.1 論文框架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問題的引出15-20
- 2.1 清辨與護法的辯論15-16
- 2.2 民國時期對于依他起性的辯論16-18
- 2.2.1 梅光羲與太虛16-17
- 2.2.2 守培與印順17-18
- 2.3 問題的提出18-20
- 第三章 唯識古學(xué)體系下的依他起性20-37
- 3.1 阿摩羅識(真實性)為唯識意義上如來藏,作圣道依因20-24
- 3.1.1 阿摩羅識為唯識意義上的如來藏21-22
- 3.1.2 阿摩羅識作圣道依因,不作生因22-24
- 3.2 生滅門中“分別性”與“依他性”之作用24-28
- 3.2.1 “分別性”為境,“依他性”為識25-27
- 3.2.2 “分別性”無相,“依他性”無生27-28
- 3.3 還滅門中“分別性”與“依他性”之遣除28-34
- 3.3.1 方便唯識中“分別性”之遣除29-31
- 3.3.2 真實唯識中“依他性”之遣除31-34
- 3.4 究竟果位之凈識34-37
- 第四章 唯識今學(xué)體系下的依他起性37-53
- 4.1 第八阿賴耶識(依他起性)為一切法的根本所依37-41
- 4.1.1 一切法唯有識37-38
- 4.1.2 一切法為依他而起38-40
- 4.1.3 唯有識與依他起40-41
- 4.2 生滅門中“染分依他”為遍計所執(zhí)性41-46
- 4.2.1 能遍計之識為第六、七識41-43
- 4.2.2 所遍計之境為“依他起性”43-44
- 4.2.3 “業(yè)及二取”致生死流轉(zhuǎn)44-46
- 4.3 還滅門中“凈分依他”為“圓成實性”46-49
- 4.3.1 “圓成實性”與“凈分依他起性”46-47
- 4.3.2 “圓成實性”與“依他起性”之非一非異的關(guān)系47-48
- 4.3.3 “圓成實性”的證修48-49
- 4.4 究竟果位之智49-53
- 第五章 唯識古今學(xué)中二諦觀與轉(zhuǎn)依義的比較53-62
- 5.1 二諦觀的比較53-57
- 5.1.1 依他起性在唯識古學(xué)中為世俗諦53-55
- 5.1.2 依他起性在唯識今學(xué)中為勝義諦55-56
- 5.1.3 在四重二諦中認識依他起性56-57
- 5.2 轉(zhuǎn)依義的比較57-60
- 5.2.1 轉(zhuǎn)依義的考察58
- 5.2.2 唯識今學(xué)的“所依轉(zhuǎn)變”58-59
- 5.2.3 唯識古學(xué)的“轉(zhuǎn)變所依”59-60
- 5.3 對爭論的回應(yīng)60-62
- 結(jié)語62-64
- 參考文獻64-67
- 致謝67-68
- 攻讀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論文68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樂;論唯識學(xué)的依他起性[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6年
,本文編號:9811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98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