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爾麥里”儀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8 16:31
本文關(guān)鍵詞:回族“爾麥里”儀式研究
【摘要】:回族是以伊斯蘭信仰為本位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在回族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中,各種儀式文化具有獨特且多樣的內(nèi)涵,需要學術(shù)界挖掘研究;刈宓摹盃桘溊铩眱x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民眾宗教信仰行為的文化符號,也是其宗教信仰與宗教行為相結(jié)合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作為回族儀式中的重要內(nèi)容,“爾麥里”貫穿于回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回族社區(qū)伊斯蘭文化的傳承與保留發(fā)揮著歷史性作用。通過對回族“爾麥里”儀式的研究,不僅能夠從社會層面去了解回族伊斯蘭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還能從深層次的心理層面把握信教民眾的信仰行為和心理表現(xiàn)。對于民族學研究來說,解讀“爾麥里”儀式,是一個從全方位了解回族傳統(tǒng)文化的具有綜合性研究價值的重要文本。在中國55個少數(shù)民族中,回族是人口較多,分布最廣,呈典型的大分散、以一定地域相對聚居的分布格局。回族分布于全國各省,并集中聚居于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漢語是回族的通用語言,不同地區(qū)持不同方言。平羅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北部,距首府銀川市58公里,是石嘴山市唯一的建制縣。東銜黃河水,西依賀蘭山,具有回、漢、蒙文化底蘊。平羅縣統(tǒng)一村位于平羅縣東部,是一個傳統(tǒng)的回族村落,正處于鄉(xiāng)村城市化發(fā)展的過渡時期。通過對統(tǒng)一村的田野調(diào)查,能夠從整體上加深對“爾麥里”儀式的認識。本文通過對統(tǒng)一村自然空間、社會環(huán)境、宗教氛圍等人文地理概況田野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詳細描述了該村“爾麥里”的過程、類型以及教派間的差異,并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其歷史和現(xiàn)實處境,對“爾麥里”儀式中的各種象征進行深度的闡釋。同時,探討了“爾麥里”儀式在回族社群中所發(fā)揮的精神慰藉、強化族群認同、文化濡化和教育等功能。最后,通過對“爾麥里”儀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做一分析,以便對我們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存在的合理性有所認識。本文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回族“爾麥里”儀式進行全方位解讀,不僅有助于全面展現(xiàn)回族的社會生活,了解回族文化的系統(tǒng),也對豐富此類研究內(nèi)容和展開地區(qū)比較研究有一定的幫助。
【關(guān)鍵詞】:回族 爾麥里 儀式 象征 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968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緒論9-19
- 1.1 選題緣由和意義9-11
- 1.1.1 選題緣由9-10
- 1.1.2 意義10-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綜述11-17
- 1.2.1 儀式研究11-15
- 1.2.2 回族儀式研究15-16
- 1.2.3 回族“爾麥里”儀式研究16-17
- 1.3 研究方法17-19
- 1.3.1 文獻法18
- 1.3.2 參與觀察法18
- 1.3.3 訪談法18
- 1.3.4 比較法18-19
- 第二章 統(tǒng)一村的人文地理概況19-25
- 2.1 統(tǒng)一村的自然空間19-21
- 2.2 統(tǒng)一村回族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21-23
- 2.2.1 衣、食、住、行等方面21-22
- 2.2.2 統(tǒng)一村的社會組織體系22-23
- 2.3 統(tǒng)一村回族的宗教氛圍23-25
- 第三章 回族“爾麥里”儀式的田野調(diào)查25-42
- 3.1“爾麥里”的涵義及其衍生25-26
- 3.2“爾麥里”之緣起26-27
- 3.3“爾麥里”儀式的多元類型27-35
- 3.3.1 人生禮儀中的“爾麥里”儀式27-30
- 3.3.2 紀念、搭救型的“爾麥里”儀式30-31
- 3.3.3 祈福、感恩型的“爾麥里”儀式31-35
- 3.4“爾麥里”儀式的過程35-42
- 3.4.1“爾麥里”儀式的準備階段35-37
- 3.4.2“爾麥里”儀式的誦經(jīng)過程37-38
- 3.4.3“爾麥里”儀式后的宴席38-39
- 3.4.4“爾麥里”儀式的教派門宦特征比較39-42
- 第四章 回族“爾麥里”儀式象征意義的解讀42-52
- 4.1“爾麥里”儀式中的語言象征42-43
- 4.1.1 《穆罕麥斯》42-43
- 4.1.2 《麥達藝!43
- 4.1.3 贊圣43
- 4.2“爾麥里”儀式中的行為象征43-46
- 4.2.1 打依爾44-45
- 4.2.2 讓《古蘭經(jīng)》45
- 4.2.3 接都阿45-46
- 4.3“爾麥里”儀式中的物品象征46-52
- 4.3.1 六角帽46-47
- 4.3.2 果碟47-48
- 4.3.3 香48-49
- 4.3.4 油香49-50
- 4.3.5 乜貼50-52
- 第五章“爾麥里”儀式的社會功能及其負面影響的思考52-58
- 5.1“爾麥里”儀式的社會功能52-55
- 5.1.1 精神慰藉功能52
- 5.1.2 強化族群認同功能52-54
- 5.1.3 文化濡化和教育功能54-55
- 5.2“爾麥里”儀式的負面影響思考55-58
- 5.2.1“爾麥里”儀式負面影響的基本情況55-56
- 5.2.2 緩和“爾麥里”儀式所構(gòu)成負面影響的建議56-58
- 第六章 結(jié)論58-60
- 參考文獻60-62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62-63
- 致謝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沙彥奮;;西北回族社區(qū)“爾麥里”研究[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方芒;;被指望的未來[J];回族文學;2011年05期
3 牛紅旗;;舉念一粒胡麻等于舉念一座古堡[J];滿族文學;2014年02期
4 ;[J];;年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羅惠,
本文編號:9369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93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