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中晚期云岡、龍門石窟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6 03:06
本文關(guān)鍵詞:北魏中晚期云岡、龍門石窟的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北魏 云岡石窟 龍門石窟 造像 對比
【摘要】: 本文通過對北魏中晚期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中具有代表性的窟龕造像的對比研究,來探討北魏中晚期各種文化的交融。在寫作過程中,通過考古學(xué)、歷史學(xué)、民族學(xué)、文獻學(xué)、藝術(shù)學(xué)、社會學(xué)等多學(xué)科的綜合研究,在前人對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兩大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研究成果上,通過對兩大石窟的比較研究來分析北魏中晚期的文化融合現(xiàn)象。 文章主體共包括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緒言。對南北朝時期的歷史背景、石窟寺的起源、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進行簡要說明,并介紹了本文的選題意義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為北魏中晚期歷史背景概述以及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的分期。主要介紹了北魏中晚期的歷史、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的開鑿背景、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的分期情況。 第三部分為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的造像比較。筆者選取了北魏中晚期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中具有代表性的窟龕造像進行描述,并對其造像異同進行比較。比較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云岡一期與云岡二期對比;云岡一、二期與龍門北魏造像對比。從最能表現(xiàn)窟龕造像特點的石窟形制及窟內(nèi)造像這兩個方面作為切入點進行比較。 第四部分為石窟中的文化交流。主要為北魏時期的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中的文化融合現(xiàn)象。 第五部分為結(jié)語。在我國的石窟藝術(shù)不斷中國化的進程中,始終有三種文化在不斷的交融。其一是外來文化,主要為印度地區(qū)的佛教文化;其二是我國西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文化;其三是我國中原地區(qū)文化。正是這三種文化的不斷交融,才造就了我國特有的佛教石窟藝術(shù)面貌。
【關(guān)鍵詞】:北魏 云岡石窟 龍門石窟 造像 對比
【學(xué)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879.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緒論11-15
- 1.1 選題原因及意義11-13
- 1.2 研究狀況13-15
- 2 北魏中晚期歷史背景概述及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的分期15-23
- 2.1 北魏中晚期的歷史背景15-16
- 2.2 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的開鑿背景16-20
- 2.2.1 云岡石窟的開鑿背景16-18
- 2.2.2 龍門石窟的開鑿背景18-20
- 2.3 北魏中晚期的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20-23
- 2.3.1 北魏中晚期的云岡石窟20-21
- 2.3.2 北魏中晚期的龍門石窟21-23
- 3 云岡石窟與龍門石窟的造像比較23-64
- 3.1 云岡石窟北魏中晚期造像23-46
- 3.1.1 云岡石窟第一期23-31
- 3.1.2 云岡石窟第二期31-44
- 3.1.3 云岡石窟第三期44-46
- 3.2 龍門石窟北魏中晚期造像46-57
- 3.3 造像異同57-64
- 3.3.1 云岡一期與云岡二期對比57-60
- 3.3.2 云岡一、二期與龍門北魏時期對比60-64
- 4 石窟中的文化融合64-68
- 5 結(jié)語68-70
- 附圖70-72
- 附表72-76
- 參考文獻76-80
- 致謝80-81
- 個人簡歷81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任鳳霞;;北魏龍門 云岡石窟比較及相關(guān)的文化融合[J];科技致富向?qū)?2011年26期
,本文編號:8017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80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