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近代道教慈善事業(y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15:22

  本文關鍵詞:近代道教慈善事業(y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道教 慈善 鄭觀應


【摘要】: 近代中國是一個戰(zhàn)爭頻繁,天災人禍不斷,社會秩序混亂,人民生活極端困苦的時代。中國近代慈善事業(yè)就產生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并且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在此時期涌現(xiàn)了大量的慈善機構、慈善組織、慈善人物,它們?yōu)榻袊鐣木葷聵I(yè)、公益事業(y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具有一種勸善思想。在近代中國,道教在近代慈善事業(yè)中是不應忽視的,它也是近代慈善事業(yè)的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意識的道教慈善思想;另外一方面,建立了一批道教慈善組織,同時許多道教人士也積極的參與到慈善活動中,并且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本文主要探索了近代道教的慈善事業(yè),探討了近代道教慈善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力求對其在近代慈善事業(yè)中所產生的影響做出一個公正的評價,希望能夠為當代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借鑒。本文分四個部分對道教的慈善進行探究: 第一部分:論述近代道教的發(fā)展狀況,分析道教在中國近代的衰敗背景和原因。衰敗的原因和背景可分為四個方面:官方對道教的態(tài)度,道教自身理論發(fā)展的缺陷和研究力度的不夠,外來宗教的沖擊(如:西方基督教傳入),晚清以來的“廟產興學”的影響。 第二部分:論述了近代道教慈善的興起與發(fā)展,詳細分析了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近代道教慈善思想的起源與發(fā)展。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殊社會環(huán)境,晚清以來頻繁的天災,是道教發(fā)展慈善事業(yè)大的歷史背景。道教的慈善思想自古以來就有,在近代吸收和借鑒了基督教的慈善事業(yè)經驗,在原有的勸善思想基礎上最終發(fā)展成了道教慈善思想。 第三部分:主要是通過具體事例來進一步闡述和分析道教的慈善思想。一方面著重論述了近代道教慈善家的代表人鄭觀應的慈善思想,慈善實踐活動。文中指出鄭觀應的慈善思想源自于道教慈善思想,他的活動不僅是傳統(tǒng)的慈善事業(yè)的繼續(xù),也借鑒了西方慈善活動的經驗。另一方面論述了近代的道院組織紅SM字會的慈善事業(yè)。紅SM字會是一個帶有濃厚的道教慈善思想的組織。最后,論述了道教其他的一些細小的慈善事例,例如通過編撰善書來警示人們積德行善,一貫道的慈善事業(yè),北京白云觀的慈善事業(yè),以及其他近代道教人物的慈善事跡等。 第四部分:論述了道教慈善事業(yè)的影響,以及從中獲得的啟示。近代道教慈善事業(yè)是對傳統(tǒng)的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并且還有著道教的特質。同時對當時的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為現(xiàn)在的社會公益事業(yè)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鑒的經驗。這一部分也分析了近代道教的慈善事業(yè)的局限性以及不足之處。
【關鍵詞】:道教 慈善 鄭觀應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959.2;K25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引論9-14
  • (一) 選題意義9-11
  • (二) 研究現(xiàn)狀11-13
  • (三) 創(chuàng)新與不足13-14
  • 第一章 近代道教慈善事業(yè)背景14-23
  • 第一節(jié) 近代之前的道教之發(fā)展14-15
  • 第二節(jié) 近代時期的道教慈善之社會文化背景15-23
  • 一、近代道教衰微緣由及緣由15-18
  • 二、外來宗教之沖擊18-20
  • 三、天災不斷的中國近代社會20-23
  • 第二章 近代道教慈善思想管窺23-32
  • 第一節(jié) 近代道教慈善理論之來源23-29
  • 一、道教經典中的慈善思想23-24
  • 二、勸善書中的慈善思想及在近代的繼承與發(fā)展24-29
  • 第二節(jié) 近代道教代表人物之慈善思想29-32
  • 第三章 近代道教慈善事業(yè)管窺32-51
  • 第一節(jié) 紅SM字會及其道教慈善32-37
  • 第二節(jié) 鄭觀應以及其道教慈善活動37-43
  • 第三節(jié) 道教其它慈善事業(yè)43-51
  • 一、勸善書、功過格的刊行43-45
  • 二、近代道教各派別慈善救濟活動45-51
  • 第四章 近代道教慈善事業(yè)的特點和作用51-55
  • 結語55-57
  • 參考文獻57-63
  • 附錄63-64
  • 后記64-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光偉;;民國道院扶乩活動辨正[J];安徽史學;2009年04期

2 劉秀君;;近年來民國慈善事業(yè)史研究述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3 王煒;;民國時期北京廟產興學風潮——以鐵山寺為例[J];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4 萬里;;中國傳統(tǒng)慈善思想及行為的現(xiàn)代審視[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北京白云觀重修窩風橋募緣引[J];中國道教;1988年03期

6 丁培仁;賀維翰與《八字功過格》[J];中國道教;2001年04期

7 劉成有;略論廟產興學及其對道教的影響——從1928年的一段地方志資料統(tǒng)計說起[J];中國道教;2004年01期

8 佟洵;道教在北京地區(qū)的傳播[J];中國道教;2004年05期

9 蔡勤禹;民國慈善團體述論[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10 李光偉;;民國道院暨世界紅SM字會的慈善醫(yī)療活動探析——以山東省為例[J];東方論壇;2009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亮堅;論鄭觀應的筆記體小說——《陶齋志果》[D];暨南大學;2002年

2 曾桂林;清末民初的慈善事業(yè)與社會變遷(1895-1928)[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魯克亮;清末民初的災荒與荒政研究(1840—1927)[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曹禮龍;修行與慈善——上海的世界紅SM字會研究(1927—1949)[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5 徐敏;中國近代道教文化論略(1840-1949)[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朱倩;民國前期(1912-1932)綏遠地區(qū)慈善組織初探[D];內蒙古大學;2006年

7 李光偉;道院·道德社·世界紅(?)字會[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董鵬鵬;晚清山東地區(qū)災荒救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9 郭艷紅;近代廣西的慈善事業(yè)[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莎莎;明清山東慈善事業(y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7600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7600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421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