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思想的旅行:阿富汗尼“伊斯蘭新教”思想探析
本文關鍵詞:新教思想的旅行:阿富汗尼“伊斯蘭新教”思想探析
【摘要】:哲馬魯丁·阿富汗尼和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對世界范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國內外學者著書立說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兩位宗教改革家的思想給予了不同的看法。主要側重于對阿富汗尼的泛伊斯蘭主義、阿富汗尼哲學思想和現(xiàn)代主義思想的研究;而對路德的新教改革的研究主要側重于新教改革原因、路德與歐洲其他宗教改革家的思想比較和新教改革對歐洲社會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盡管阿富汗尼和路德處在兩個不同宗教背景、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之下,但是路德的新教改革思想為阿富汗尼的伊斯蘭改革思想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借鑒。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探析阿富汗尼的"伊斯蘭新教"思想以及新教思想的旅行所產生的影響。
【作者單位】: 寧夏大學政法學院;
【關鍵詞】: 阿富汗尼 伊斯蘭新教
【分類號】:B968
【正文快照】: 賽義德·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838—1897)是近代穆斯林世界最負盛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是一位具有深刻見解和膽識的伊斯蘭改革家。1838年阿富汗尼出生在伊朗西北部哈馬丹市附近的阿斯達巴的一個小鎮(zhèn)。他的父親賽義德·賽夫達爾出生名門,是著名遜尼派六大圣訓學家之一賽義德·提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建紅;;賽義德的“理論旅行與越界”說探討[J];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以啟;;關于詮釋學理論中若干基本問題的探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2 王浩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生性動力機制的概念詮釋[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張公善;海德格爾美學的歷史地位及當代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4 張志偉;說不盡的康德哲學——兼論哲學史研究的幾個方法論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5 張能為;;伽達默爾的解釋學與形而上學[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李凱;顏炳罡;;莊子詮釋方法探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彭啟福;伽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與我國教育理念的轉變[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彭啟福;;理解與實踐——對理論與實踐關系的一種詮釋學反思[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潘德榮;詮釋學:從主客體間性到主體間性[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10 彭啟福;西方詮釋學詮釋重心的轉換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迎春;;論魯迅雜文中的理解訴求[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淑花;;伽達默爾的詮釋學與古典著作解讀的批判[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3 姚進忠;;詮釋視野下的個案工作[A];福建省社會學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德敏;杜輝;;關于《物權法》中水資源權屬制度合理性的評介[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韓志偉;;生產與技術: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嬗變[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6 陳家旭;;英漢語隱喻認知對比的哲學基礎[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趙玉增;;從主體視角看法律思維對法治建設的意義[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8 張偉;;文藝理論研究中知識論前提反思與生存本體論建構[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9 耿波;;文化群落與都市文化群落的危機[A];“都市文化學科建設論壇暨都市文化原理編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陳新漢;;社會自我批判機制及其當代啟示[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金忠杰;《古蘭經》注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6 吳津;敘事方式對于人格發(fā)展的作用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高波;論現(xiàn)象學方法與概念對藝術審美本質研究的意義[D];山東大學;2010年
8 胡西丹·阿布都克里木;新疆油畫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9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曹和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蘇紅;論繪畫中的“兒童畫”情結[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闡釋”與“史料”[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肖艷;文學翻譯中的誤譯問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金生偉;競技籃球運動表演藝術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繼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現(xiàn)代人格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陸燕;“前理解”指導下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田蓁子;針尖上的蜂蜜[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徐靜怡;林紓翻譯研究的釋義學新解[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10 王景龍;陶淵明的政治情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盛寧;“盧卡契思想”的與時俱進和衍變[J];當代外國文學;2005年04期
2 趙建紅;賽義德的批評理念之一——文本與批評家的“現(xiàn)世性”[J];當代外國文學;2005年04期
3 趙稀方;一種主義,三種命運——后殖民主義在兩岸三地的理論旅行[J];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4 加布理爾·施瓦布,國榮;理論的旅行和全球化的力量[J];文學評論;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閆亮;;阿富汗的“另類”短信[J];芳草(經典閱讀);2013年04期
2 孫占林;;阿富汗戰(zhàn)區(qū)采訪記[J];四川統(tǒng)一戰(zhàn)線;2005年05期
3 王建平;;試論阿富汗尼對宗教教條主義的批判[J];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04期
4 蔡偉良;;哲馬魯丁·阿富汗尼的理性主義賽來菲耶思想研究[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5期
5 羅梅;;哲馬倫丁·阿富汗尼的理性主義思想[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6 J·格里菲思;高爾鏘;;阿富汗的深閨制[J];民族譯叢;1985年02期
7 張志忠;;哲馬魯丁·阿富汗尼與近代穆斯林民眾的覺醒[J];伊斯蘭文化;2009年01期
8 晨遠;;阿富汗的“可樂瓶交通員”[J];東西南北;2013年06期
9 王建平;;阿富汗尼的伊斯蘭振興思想探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10 李芳洲;閆偉;;阿富汗現(xiàn)代化歷程及特征[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泉水;戰(zhàn)亂中的阿富汗錢幣[N];中國藝術報;2001年
2 孟祥麟;阿富汗災民“嫁”女救難[N];人民日報;2007年
3 楊磊;阿富汗戰(zhàn)地傳真:歡迎投資,除了犯罪資金[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4 周宏遠;稀見阿富汗人物幣[N];中國商報;2003年
5 耿學鵬;印尼沉船生還者:眼看親人被卷走[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6 新華社記者 趙乙深;阿富汗為過冬砍樹忙[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7 記者 史宗星 郭立軍 袁莉 袁炳忠;英表示愿幫助阿重建[N];人民日報;2002年
8 伊薩科·屈萊仕 阿富汗事務專家 本報編譯 周邦民;穩(wěn)定是國家最大財富[N];世界報;2009年
9 陳光耀 宋威;二十五載硝煙散 開放搞活譜新篇[N];中國貿易報;2005年
10 特約記者 孫暮;進化? 阿富汗大選2.0[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巍;哲馬魯丁·阿富汗尼的宗教改革思想探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年
2 賈春陽;冷戰(zhàn)后阿富汗形勢演變與中國新疆安全[D];新疆大學;2008年
3 戴枝鑫;近代伊斯蘭社會思潮[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13年
4 閆偉;論民族主義與阿富汗現(xiàn)代化進程的歷史交往[D];內蒙古民族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115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71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