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滿拉群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4 10:25
本文關鍵詞:銀川市滿拉群體研究
【摘要】:在社會轉型的發(fā)展浪潮中,伊斯蘭教在社會的諸多領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逐漸步入到一個穩(wěn)定、理性的發(fā)展時期。黨和政府逐步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來說,為該地區(qū)伊斯蘭教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和穩(wěn)定的社會基礎。然而,時代的發(fā)展向伊斯蘭教提出了挑戰(zhàn),使得伊斯蘭教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銀川市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首府,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回族居民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受到沖擊,穆斯林家庭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學校教育和工作機會。城市回族經堂教育的年輕阿訇和優(yōu)秀滿拉不斷流失,未來伊斯蘭教接班人的問題嚴峻。穆斯林群眾的素質不斷提高,阿訇和滿拉的綜合素質也要求越來越高,教職人員感到了明顯的壓力。滿拉作為經堂教育中的接班人與繼承者,是伊斯蘭教長遠、健康發(fā)展的基礎。他們是經堂教育中的新鮮血液,他們的經學識水平、整體素質和行為舉止對穆斯林群眾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本文主要以銀川市經堂教育中的滿拉群體為主要研究內容,以銀川市清真寺為調查區(qū)域,通過對清真寺內滿拉群體進行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來探討銀川市滿拉群體的發(fā)展趨勢與困境,展示滿拉的真實生活。本論文從以下幾部分來分析和論述: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闡述論文的選題背景和意義、調查區(qū)域的選擇、研究動態(tài)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從歷史角度對“滿拉”一詞進行釋義,交代滿拉的發(fā)展歷史、培養(yǎng)方式及功能與地位。第三部分對銀川市滿拉群體的整體基本情況進行描述,包括滿拉的分布結構、地緣結構、文化水平等,另外對銀川市滿拉的職能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第四部分主要對滿拉的“念經”現(xiàn)狀和生活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調查與描寫,展示滿拉群體的真實現(xiàn)狀。第五部分通過對第四部分的描寫分析,總結得出滿拉群體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與兩難抉擇。第六部分為思考與討論,針對銀川市滿拉群體的困境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銀川 滿拉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968;C95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3
- 一、選題背景和意義7-9
- 二、調查區(qū)域的選擇9-10
- 三、研究現(xiàn)狀述評10-12
- 四、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滿拉:一個不該忽略的宗教群體13-20
- 第一節(jié) “滿拉”釋義13-18
- 一、“滿拉”一詞的考證13
- 二、西北地區(qū)“滿拉”的發(fā)展歷史13-15
- 三、滿拉的培養(yǎng)方式15-18
- 第二節(jié) 滿拉的角色與功能18-20
- 一、滿拉的角色18
- 二、滿拉的功能18-20
- 第二章 銀川市滿拉群體概況20-30
- 第一節(jié) 銀川市滿拉的基本情況20-26
- 一、銀川市滿拉的分布狀況20-22
- 二、銀川市滿拉的地緣結構22-23
- 三、銀川市滿拉所屬教派及彼此的關系23
- 四、銀川市滿拉的文化水平狀況23-26
- 第二節(jié) 銀川市滿拉的主要職責26-30
- 一、對回族婦女進行阿語培訓26-27
- 二、協(xié)助阿訇念尼卡哈27-28
- 三、協(xié)助阿訇帶領穆斯林站“者那則”28
- 四、帶領穆斯林走墳、過乜貼28-30
- 第三章 銀川市滿拉群體念經與生活現(xiàn)狀30-46
- 第一節(jié) 銀川市滿拉“念經”現(xiàn)狀30-37
- 一、滿拉“念經”的緣由30-32
- 二、滿拉“念經”的流動性32-33
- 三、滿拉“念經”的課程設置33-35
- 四、滿拉“念經”的心理變化35-37
- 第二節(jié) 銀川市滿拉生活現(xiàn)狀37-46
- 一、滿拉的婚姻生活狀況37-40
- 二、滿拉的經濟狀況40-42
- 三、滿拉的業(yè)余生活42-46
- 第四章 銀川市滿拉群體的現(xiàn)實困境46-53
- 第一節(jié) 滿拉的兩難抉擇:“念經”還是“經商”46-49
- 一、伊斯蘭教的經濟思想46-47
- 二、“念經”滿拉的難言之隱47-49
- 三、滿拉經商的困境49
- 第二節(jié) 奉獻教門:對神圣信仰的堅守49-51
- 一、從未離開經堂教育50
- 二、迫于無奈返回經堂教育50-51
- 第三節(jié) 滿拉的半途而廢:神圣難為世俗之輕51-53
- 一、滿拉的就業(yè)與自身價值現(xiàn)實的困惑51
- 二、滿拉選擇世俗生活51-53
- 第五章 思考與討論53-59
- 第一節(jié) 滿拉群體:伊斯蘭教文化的傳承者53-56
- 一、滿拉面臨時代的考驗53
- 二、規(guī)范滿拉隊伍建設53-55
- 三、規(guī)范經堂教育建設55-56
- 第二節(jié) 健全完善制度,解除滿拉后顧之憂56-59
- 一、加強寺管會隊伍建設56-57
- 二、解決滿拉的社會保障問題57-59
- 結語59-60
- 參考文獻60-62
- 附錄62-66
- 致謝66-67
- 個人簡介及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祁學義;;《古蘭經》和圣訓中的伊斯蘭經濟思想[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1期
2 李興華;;銀川伊斯蘭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8年03期
3 王伏平;;寧夏伊斯蘭教研究綜述[J];回族研究;2013年03期
4 水上行;林一木;吳志明;蘇炳鵬;田永剛;;大銀川[J];人民文學;2003年12期
5 王平;;試論伊斯蘭經堂教育與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甘肅省臨夏市經堂教育的田野與思考[J];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04期
6 王建云;;做好基層宗教工作的十個多一點[J];中國宗教;2010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亦婷;伊斯蘭教在寧夏的傳播及其對當地穆斯林生活方式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722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67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