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業(yè)報與疾病觀
本文關(guān)鍵詞:佛教的業(yè)報與疾病觀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佛教 法輪功 疾病 現(xiàn)世業(yè) 先世業(yè)
【摘要】:法輪功認為看病吃藥對業(yè)病無效。在佛教看來,病有先世業(yè)所成病和現(xiàn)世業(yè)所成病兩類,而且后者才是最為普遍的疾病。即使是先世業(yè)所成病也非異熟果報,而是等流果報,故疾病都可以被改善。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關(guān)鍵詞】: 佛教 法輪功 疾病 現(xiàn)世業(yè) 先世業(yè)
【分類號】:B948
【正文快照】: “業(yè)”指有情之行為,原是印度獨特的思想,如《廣林奧義書》中說:“行善者成善,行惡者成惡。”佛教沿用此語,謂以染凈之身口意業(yè)為因,能招苦樂之果。[1](p357)我國人民也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此許多人認為業(yè)報不失必須受報。法輪功也認為:看病吃藥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正輝;;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淺論《紅樓夢》詩詞中的佛學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0期
2 姚衛(wèi)群;古代漢文佛典中的“同詞異義”與“異詞同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金建鋒;;佛教倫理道德的社會功能及當代價值[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4 鄭永旺;;《夏伯陽與虛空》的佛教元素解讀[J];俄羅斯文藝;2008年02期
5 薛克翹;;讀《大日經(jīng)》心得[J];東方論壇;2012年04期
6 宇恒偉;;略論中國佛教的世俗化與“人間佛教”[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姚衛(wèi)群;;佛教與婆羅門教的因果觀念比較[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陳堅;;“會三歸一”與“開權(quán)顯實”——《法華經(jīng)》中的“宗教對話”思想及其在天臺宗中的運用[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陸昱;;歷史、理念與意義——“人間佛教”與和諧社會建設(shè)[J];理論界;2010年05期
10 劉雄峰;;法顯西行求律與中印佛教文化——從印度佛教的“五部分立”說起[J];晉陽學刊;2014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一南;晚唐齊梁體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2 藺熙民;隋唐時期儒釋道的沖突與融合[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甘生統(tǒng);皎然詩學淵源考論[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王曉晶;六世班禪進京史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孫克昱;《成唯識論》的析惡新視域[D];復旦大學;2010年
6 呂玉霞;魏晉時期儒佛道思想互動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賁利;現(xiàn)代中國佛教倫理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孫鴻亮;佛經(jīng)敘事文學與唐代小說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9 高澤禎;道次第蠡測[D];四川大學;2005年
10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斌;宋恕的佛學思想[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于林洋;慧遠佛學思想源流探討[D];西南大學;2011年
3 李云;《金剛經(jīng)》哲學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包桂英;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思想體系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5 青格樂;察哈爾格什羅桑楚勒圖木三篇儀軌著作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6 鮑玲玲;《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2011年
7 胡巍;宋代僧侶佛理詞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8 姚濤;王安石記體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9 朱s,
本文編號:632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632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