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塑造
本文關鍵詞:東正教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塑造
【摘要】: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一個民族最鮮明的標志,也是該民族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俄羅斯的民族性格和東正教密不可分。東正教中的多神教成分造成了俄羅斯民族二律背反的性格。東正教的彌賽亞精神塑造了俄羅斯民族的強烈使命感,東正教的苦難精神培養(yǎng)了俄羅斯民族超強的忍耐力,東正教的"聚合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俄羅斯民族的集體主義精神。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
【關鍵詞】: 民族性格 東正教 彌賽亞 聚合性
【分類號】:B976.2
【正文快照】: 一、東正教中的多神教成分與二律背反的民族性格東正教成為俄羅斯國教之前,俄羅斯信奉的是多神教。在俄羅斯皈依東正教的過程中,復雜的多神教成分被吸納到了東正教中,形成了具有俄羅斯本土特色的東正教宗教結構。“羅斯受洗”是俄羅斯接受東正教的一個重要標志,但一種宗教想要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那朝英;;金融危機背景下日本對華外交前瞻[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朱穎;;淺談大江健三郎《人間的羊》——以“恥”文化在作品中的體現(xiàn)為中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3 沈婉蓉;;“恥”文化在日本——淺論日本國民性格之形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09期
4 周蘭芳;;感悟國際理解教育在我國歷史課程中的實施[J];成功(教育);2008年05期
5 傅霞;鄧紅霞;;觀日本之“凈”處[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6 殷潤蘭;;從自殺現(xiàn)象審視日本民族特性[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廖建榮;;從《七武士》到《七劍》——武士道與武俠的文化差異[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8 季紅;;儒學視野下的中日“士人”比較[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蔣京蓉;日語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5年02期
10 張建敏;;從美日中動畫片特征看中國動畫片民族化之路[J];電影文學;2010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龍飛;文化社會學視野下武術在登封的存在與發(fā)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李曉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論及現(xiàn)代性反思[D];黑龍江大學;2011年
3 王云翠;日本陸軍派閥與戰(zhàn)略抉擇[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高亞杰;戰(zhàn)后日本道德教學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廣;中日小學語文課程價值取向跨文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展;孫犁抗日小說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7 黃雪梅;云南大理白族祖先崇拜中的孝道化育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李潔;海派學習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楊建設;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8年
10 王秀敏;現(xiàn)代社會的個性道德探尋[D];黑龍江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晶;大學生恥感教育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1年
2 李妮娜;論日語諺語中的家庭倫理[D];西北大學;2011年
3 高明;日本武士電影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4 劉a;日本主流動畫中靜態(tài)畫面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5 李欣;關于《豐饒之!泛腿龒u由紀夫的死[D];天津理工大學;2011年
6 劉思言;中國武俠文學與日本武士文學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7 姜麗娜;現(xiàn)代中日扎染紋樣風格的比較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8 王培敏;康德“實用人類學”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賈蓓蓓;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區(qū)的日本人反戰(zhàn)運動[D];延安大學;2011年
10 張素威;一個中原村落基督教信仰的考察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穎;;淺談俄羅斯民族與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和”、“同”、“一”思想[J];西伯利亞研究;2006年01期
2 楊蓉;;俄羅斯民族女性審美評價的語言考察[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9年01期
3 寧懷穎;;影響俄羅斯民族心智形成與發(fā)展的主要因素[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9年08期
4 呂蒙;;伏特加對俄羅斯民族的深刻影響[J];北方經(jīng)貿(mào);2010年05期
5 張嵐;;談談俄羅斯民族的左右尊卑文化現(xiàn)象[J];俄語學習;2012年01期
6 劉省非;;淺論俄羅斯民族取名藝術及其文化內(nèi)涵[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12期
7 孫連慶;周曉輝;;俄羅斯民族文化起源探析——兼論古羅斯民族文化發(fā)展特點[J];西伯利亞研究;2011年03期
8 楊淑君;;俄羅斯民族的起源[J];外國問題研究;1984年02期
9 張如奎;;從二戰(zhàn)紀念方式看俄羅斯民族意識中的“團契”精神[J];首都外語論壇;2013年00期
10 宋瑞芝,宋佳紅;論地理環(huán)境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影響[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曉芳;;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宗教闡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記者 蔡冬梅;區(qū)內(nèi)外學者共同研究保護我區(qū)俄羅斯族文化[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8年
2 許新 陳聯(lián)璧 潘德禮 姜毅;大俄羅斯沙文主義與少數(shù)民族的離心傾向[N];中國民族報;2009年
3 錢崗南;俄羅斯民族藝術的驕傲[N];人民日報;2006年
4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關健斌;俄羅斯原來是我們的鏡子[N];國際商報;2010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白曉紅;“謎一樣的”民族——俄羅斯[N];光明日報;2012年
6 李馬欽 牛志強;小村今年喜事多[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6年
7 劉和平;俄強悍美軟弱的啟示[N];深圳特區(qū)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雅瓊;論俄羅斯民間童話中的俄羅斯民族性格[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景麗娜;俄羅斯民族戲劇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D];蘇州大學;2006年
3 郭鴻偉;俄羅斯民族性格“二律背反”的語言文化學闡釋[D];大連外國語學院;2011年
4 王曉琳;從鷗浦鄉(xiāng)俄羅斯民族村變遷看中(蘇)俄關系的演變[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王忠威;東正教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塑造[D];黑龍江大學;2010年
6 朱思然;俄語觀念詞“судьба”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姜麗君;論高爾基中期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俄羅斯民族性格[D];黑龍江大學;2014年
8 徐珊珊;俄羅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及其對當代俄羅斯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2年
9 郭叢;俄羅斯動物童話所體現(xiàn)的俄羅斯民族性格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10 田晶;俄羅斯“雙重性”民族性格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209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62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