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不可或缺的一章:劉智及其心性理論
本文關鍵詞:中國思想史不可或缺的一章:劉智及其心性理論
【摘要】:回回思想家劉智及其理論在教內多有稱道者,教外卻非常陌生,其實他是中國思想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其心性理論既合于伊斯蘭教義,又與宋明理學的心性理論相通,尤其是關于氣質之性、方寸之心的思想,對宋明理學的心性理論有一定的補益。劉智的心性理論實際上是對回儒兩教成果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故而對中國思想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關鍵詞】: 劉智 人性 人心 智慧 功修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劉智《天方性理》的整理;翻譯及研究”(15AZJ0005) 南京理工大學自主專項“伊斯蘭云南學派研究”(AE15001-23)
【分類號】:B968
【正文快照】: 中國思想史的論著一直沒有中國伊斯蘭教思想的內容,像劉智這樣杰出的回回思想家及其理論自然也不可能成為探討、闡述的對象。這確實是一個遺憾或缺失。之所以這樣認為,并非僅為中國伊斯蘭教尋求公平待遇,而是因為他們的漢文著作確實是中國思想發(fā)展史發(fā)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他們的思想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振國;蒲松齡癡狂意象論[J];蒲松齡研究;2003年01期
2 江海;從四無說看王陽明的四句教[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劉宏;;宋明理學家對《大學》主旨定位之差異[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胡萬年;王陽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與康德意志自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5 翟奎鳳;;致良知與致中和——王陽明中和論思想發(fā)微[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楊國榮;;心學的意義之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7 尉利工;;論王畿與錢德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不同詮釋路徑[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8 劉平;唐雁超;;明清民間教派中的道教因素[J];安徽史學;2010年06期
9 陳艷君;;明清徽商消費生活的儒雅性[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10 徐俊嵩;;王陽明軍事實踐中的人本思想探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翻翻;;淺析平壩第一進士陳法與王陽明的思想文化淵源[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徐永文;;王陽明與書院關系考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戴兆國;;朱子《大學章句》與王陽明《大學古本旁釋》比較研究[A];閩學與武夷山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朱承;;朱熹格物學說的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曉昕;;論“知行合一,協(xié)力爭先”[A];貴陽市經濟社會文化大發(fā)展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理論研究[C];2010年
6 劉麗莉;;心靈和諧與社會和諧——從王陽明的心性之學談起[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周翻翻;;淺析陳法與王陽明的思想正視貴陽“三創(chuàng)一辦”[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黃書光;;儒家德育范式的理論建構[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9 肖永明;彭愛華;;陽明心學的興起對書院講學的影響[A];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陳銳;;浙東學派的歷史哲學及其在思想史中的意義[A];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吳保傳;社會與學術:黃宗羲與明清學術思想史的轉型[D];西北大學;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獻忠;從精英文化到大眾傳播[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軍;顧憲成與晚明東林運動——傳統(tǒng)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杜運輝;張岱年人生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潘新麗;中國傳統(tǒng)醫(yī)德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呂偉;體用之間[D];南開大學;2010年
9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宋金民;水滸小說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楠;賀麟文化哲學思想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林忠彬;淺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鐘芳華;徐復觀文化哲學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黃漫遠;明中后期儒學平民化進程中書院教師角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學貴;明代文人與廬山關系考述[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肖志珂;張君勱論德與知[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范偉;新農村建設中文化墮距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藍韶昱;中越邊境土司社會互動與認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9 冷蘭蘭;儒家之“勇”的倫理意蘊[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吳松;偶開天眼覷紅塵[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杜正乾;;民間俗信仰研究的力作——《灶王爺土地爺城隍爺——中國民間神研究》評介[J];中國俗文化研究;2004年0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梁濤 執(zhí)筆;人文社會科學前沿掃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本文編號:5250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52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