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新儒家對傳統(tǒng)佛學的詮釋與借鑒
發(fā)布時間:2017-06-17 11:02
本文關鍵詞:現代新儒家對傳統(tǒng)佛學的詮釋與借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現代新儒家對傳統(tǒng)佛學的詮釋與借鑒工作,是現代新儒家消化、吸收傳統(tǒng)佛學資源,建構儒家道德理想主義形上體系十分關鍵的一環(huán)。他們的這一工作在三個層面展開,一是現代新儒家的佛教哲學史研究,這種整理工作是他們得以在更高層次上運用和消化傳統(tǒng)佛學資源的基本前提。二是現代新儒家對中國傳統(tǒng)佛學唯識、天臺、華嚴、禪宗等的哲學詮釋,他們從認識論、存有論、境界論等角度,將傳統(tǒng)佛學資源推到與西方哲學對話的平臺。三是傳統(tǒng)佛學對現代新儒家重建哲學體系時所產生的實質影響,傳統(tǒng)佛學對于現代新儒家的影響,不僅是一種方法論意義上的作用,它更直接成為現代新儒家思想體系中的具體內容和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佛教判教的思路,是促成現代新儒家在處理西方文化價值與理念時的自我權威性與自我優(yōu)越感的基本原因之一。 進入現代新儒家研究范圍的中國傳統(tǒng)佛學,大致分為以阿賴耶識為軸心的玄奘唯識系統(tǒng),以及以《大乘起信論》等為理論基礎而展開的天臺、華嚴、禪宗唯真心系統(tǒng),后者成為中國佛學的主流。現代新儒家對上述兩大系統(tǒng)大體上都持肯定態(tài)度。他們認為唯識學可以在邏輯思辨、心理學、科學的層面上與西方進行平等對話,但他們都從價值論、本體論的角度對唯識學提出批評。在現代新儒家學者看來,只有轉進到以《大乘起信論》等為基礎展開的天臺、華嚴、禪宗等,才能在境界論、價值論、存有論上達到哲學思想的極致。 現代新儒家對傳統(tǒng)佛學的評價,遭到以歐陽競無、呂o�、印塑嚾为代表的蠄�(zhí)路鵂胰禾
本文編號:458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45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