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迷信
發(fā)布時間:2017-05-24 14:02
本文關鍵詞:科學和迷信,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衍生于原始社會的巫信現象歷經時代的變遷卻一直有廣闊的生存空間。我國對民間信仰的干涉度隨著改革開放有所緩解,全國農村地區(qū)的巫信現象有再興之勢。巫信信仰對信眾群體的行為和心理有很大影響,與農村的生活方式和基層組織建設直接關聯。本文以關中地區(qū)為代表分析鄉(xiāng)村巫信現象發(fā)展的基本狀況、巫信活動主體以及其滲透的科學成分和迷信成分,探討巫信現象中科學與迷信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當地政府采取合理的方式對待巫信活動提供建議,,為農村地區(qū)的科學文化的發(fā)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一種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借鑒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法,通過搜集文獻資料、實地訪談、參與觀察等研究方法,以關中地區(qū)幾個村落為案例,通過調研信眾參與民間廟會的實際情況,調查到巫信活動對農村社會有多方面負面影響,但再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轉型時期鄉(xiāng)村的基礎設施欠缺,為中老年村民的生活方式增添色彩,滿足信眾的心理需求,是當今農村社會的一種現實建構。因此要辯證看待巫信活動,并從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培養(yǎng)科學精神、加強科學教育普及、改善先進思想與偏遠農村封閉社會環(huán)境的契合度等方面來提出相關建議。 巫信發(fā)揮著安慰劑的效用,對信眾的心理建設有積極作用,同時施巫主體言說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他(她)們善于察言觀色,占有信息優(yōu)勢,使用巫醫(yī)巫術的方法為人治病、有邏輯性的預測等反映了巫信活動中的科學成分。然而,農村社會封閉落后的現實因素、巫信活動的神秘性和非理性以及信眾的認識局限等原因也使巫信活動不可避免的暴露其迷信特質帶來的消極影響。巫信活動是一個歷史的復雜的社會現象,不能一概而論的把巫信活動歸為迷信活動而進行批判和取締,辯證的看待巫信活動中的科學和迷信的兩種力量,理清二者間的關系,弘揚科學精神的同時寬容迷信,給予巫信活動一個合理的生存空間并合理引導,讓群眾能夠理性的看待巫信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提高生活水平和完善公共設施,打破閉塞的生活和信息環(huán)境,使得先進思想文化和鄉(xiāng)村生活相契合,加快鄉(xiāng)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建立積極健康的社會活動和信仰方式提供有建設性的參考。
【關鍵詞】:巫信現象 關中 村廟 科學 迷信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992.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6
- 1.1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10-11
- 1.1.1 選題的目的10
- 1.1.2 選題意義10-11
- 1.2 選題的依據11-12
- 1.3 文獻綜述12-14
- 1.3.1 國外巫信研究12-13
- 1.3.2 中國巫信現象研究13-14
- 1.3.3 小結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1.5 文章的創(chuàng)新點15-16
- 第二章 “巫信”狀況及基本構成16-30
- 2.1 “巫信”的基本狀況16-23
- 2.1.1 巫信的發(fā)展狀況16-19
- 2.1.2 施巫現象的特征19-20
- 2.1.3 施巫現象的類別20-21
- 2.1.4 巫信的形式21-23
- 2.2 施巫者23-26
- 2.2.1 身份獲取23-24
- 2.2.2 施巫者的構成及特征24-25
- 2.2.3 施巫者的動機25-26
- 2.3 巫信信眾分析26-30
- 2.3.1 信眾概況26-27
- 2.3.2 信眾群體構成27-28
- 2.3.3 信眾的信服理由28-30
- 第三章 巫信中的科學性30-36
- 3.1 安慰劑與反安慰劑效應30-32
- 3.1.1 巫信中的安尉劑效應30-31
- 3.1.2 巫信中的反安尉劑效應31-32
- 3.2 施巫者言說的科學性32-34
- 3.2.1 具有科學因素32
- 3.2.2 善于察言觀色32-33
- 3.2.3 長于邏輯思維33
- 3.2.4 見多識廣33-34
- 3.3 信眾信服的科學性34-36
- 3.3.1 心理疑懼得以釋懷34-35
- 3.3.2 美好期望得到肯定35
- 3.3.3 眼界心腦得到擴大35-36
- 第四章 “巫信”中的迷信性36-42
- 4.1 眾信信服的從眾心理36-39
- 4.1.1 從眾效應的表現36-37
- 4.1.2 眾口一詞與眾口爍金37-38
- 4.1.3 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38-39
- 4.2 迷信性的認識論原因39-40
- 4.2.1 歸因錯誤39
- 4.2.2 偶合事件被普遍化39-40
- 4.3 迷信性的社會原因40-42
- 4.3.1 鄉(xiāng)村社會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的缺失40
- 4.3.2 先進思想文化難以與鄉(xiāng)村生活相契合40-41
- 4.3.3 鄉(xiāng)村相對閉塞的生活和信息環(huán)境41-42
- 第五章 巫信中科學與迷信的相互作用42-51
- 5.1 科學和迷信兩種力量的動態(tài)平衡42-44
- 5.1.1 科學中參雜迷信42-43
- 5.1.2 迷信中滲透科學43-44
- 5.2 科學和迷信的交織44-45
- 5.2.1 隱藏的科學44
- 5.2.2 制造的迷信44-45
- 5.2.3 科學和迷信的交互影響45
- 5.3 科學和迷信的交融45-51
- 5.3.1 科學日益強大46-47
- 5.3.2 巫信長期存在47-48
- 5.3.3 弘揚科學48-49
- 5.3.4 寬容迷信49-51
- 結論51-52
- 參考文獻52-54
- 致謝54-55
- 作者簡介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祝平;;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民間信仰問題[J];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2 劉有安;;人類學視野下的漢族民間巫術研究——以寧夏南部漢族的“送病消災”巫術為例[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馬廣海;;論巫術信仰的合理性根據[J];民俗研究;2009年04期
4 羅宗志;;百年來西方人類學巫術研究綜述[J];廣西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5 何生海;;西部民族地區(qū)巫術現象的解讀——以一個案村的場域分析為例[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王曉麗;;民間信仰的龐雜與有序[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7 李曉寰;對現代迷信的哲學反思[J];探索;1999年05期
8 矯凱;司漢武;;民間信仰對農村經濟社會的影響考察[J];商業(yè)時代;2009年15期
9 高長江;;民間信仰與和諧社會建設[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2期
10 毛建儒;論科學與迷信的聯系[J];太原師范?茖W校學報;1999年01期
本文關鍵詞:科學和迷信,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0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9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