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楞嚴經(jīng)》對《老子》詮釋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1-21 06:06
從南北朝起,佛教思想就提供了一個理解《老子》的新視野。晉唐時期,《老子》詮釋主要受到般若中觀學的影響。宋代以后,《楞嚴經(jīng)》深受僧人、文人、道士喜愛,并深刻地影響了宋明時期的《老子》詮釋。第一,佛教界依據(jù)《楞嚴經(jīng)》如來藏緣起說來解說《老子》的宇宙論思想;第二,因緣與自然的沖突是隋唐佛道爭論的焦點問題,宋代文人立足于《楞嚴經(jīng)》"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的說法,來定位《老子》的自然思想;第三,當心性論成為學術思想的核心主題時,《楞嚴經(jīng)》的心性思想、修行論深刻地影響到了蘇轍、白玉蟾等人的《老子》詮釋!独銍澜(jīng)》與《老子》的互動,是宋明時期佛老關系的重要方面。
【文章來源】: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識體與道體
二、因緣與自然
三、性體與工夫
四、結語
本文編號:3508929
【文章來源】: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識體與道體
二、因緣與自然
三、性體與工夫
四、結語
本文編號:3508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50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