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攖寧女丹修煉思想初探
本文關(guān)鍵詞:陳攖寧女丹修煉思想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女丹修煉思想在道教內(nèi)丹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對道教內(nèi)丹學及女丹學的研究逐漸增多。在道教內(nèi)丹學中,陳攖寧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大家。在20世紀初科學主義盛行而使宗教地盤越來越小的危急情況下,他順應形協(xié),為保全道教內(nèi)丹養(yǎng)生文化而倡導仙學獨立,對道教的發(fā)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人們集中于研究他的仙學思想,而對他的女丹修煉思想的關(guān)注不多。本文旨在探析他的女丹修煉思想,以引起大家對這一思想的關(guān)注。 本文主要以四個章節(jié)來研究陳攖寧的女丹修煉思想。第一章概述他的女丹修煉思想。概述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與呂碧城女士的道緣、理論基礎和具體修煉方法。他的女丹修煉思想形成緣于他與呂碧城女士的一段道緣。女丹修煉的理論基礎在于順則成人、逆則成仙的順逆觀。逆修實質(zhì)上是返本還原的過程。至于具體的修煉方法,陳攖寧以孫不二元君清凈派的修煉方法為范本,同時在為孫不二的女功修煉詩作注的過程中也融入了自己的見解。 第二章、第三章嘗試探析陳攖寧女丹修煉思想的特點。第二章指出陳攖寧推崇孫不二元君派為女丹修煉的正宗,且從孫不二元君派的性質(zhì)與陳攖寧倡導仙學的需要兩方面分析其原因。第三章指出陳攖寧女丹修煉方法更重視性命雙修之命。他的自身經(jīng)歷及其夫人的經(jīng)歷為重視修命提供了事實依據(jù)。其次,他倡導仙學獨立,需要區(qū)別仙學與儒釋道各派,仙學重視命功是區(qū)別它們的有力依據(jù)。此外,重視修命也是陳攖寧女丹修煉的科學性、女丹修煉務實不務虛原則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嘗試總結(jié)陳攖寧在道教內(nèi)丹學上的建樹。他為女丹修煉指明了正確的方向,而且為女丹修煉在具體踐行過程中的問題尋找對策。這些貢獻使女子修煉者更易行功。這在道教內(nèi)丹史上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 結(jié)語指出了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對陳攖寧女丹修煉思想進行超越于梳理式的研究,嘗試探索它的思想特點及陳攖寧:在道教內(nèi)丹學上的建樹。
【關(guān)鍵詞】:陳攖寧 女丹修煉 順逆觀 重修命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958
【目錄】:
- 目錄4-6
- Contents6-8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陳攖寧女丹修煉思想概述13-29
- 1.1 陳攖寧與呂碧城女士的道緣13-15
- 1.2 陳攖寧女丹修煉的理論基礎15-18
- 1.2.1 陳攖寧女丹修煉的理論以道家理論為基礎15-16
- 1.2.2 陳攖寧女丹修煉理論核心在順逆觀16-17
- 1.2.3 順逆觀的根本目標在于返本還原17-18
- 1.3 陳攖寧女丹修煉的具體方法18-29
- 1.3.1 女丹修煉功夫的階段性與連續(xù)性19
- 1.3.2 女丹修煉具體方法分階段說19-29
- 第二章 女丹修煉思想特點之——推崇孫不二元君派29-37
- 2.1 陳攖寧認為孫不二元君派是女丹修煉正宗29-31
- 2.1.1 陳攖寧對女丹修煉派別的分類29-31
- 2.1.2 陳櫻寧獨推孫不二元君派為正宗31
- 2.2 陳攖寧推崇孫不二元君派的原因31-37
- 2.2.1 孫不二元君派修煉法為女子修煉專有32-33
- 2.2.2 孫不二元君派女丹清凈獨修的優(yōu)越性33-35
- 2.2.3 孫不二女丹清修法更適合推進仙學事業(yè)健康發(fā)展35-37
- 第三章 女丹修煉思想特點之二——注重性命雙修之命功37-44
- 3.1 性命雙修是基本前提37
- 3.2 性命雙修而更重命功37-39
- 3.3 陳攖寧更重命功的原因39-44
- 3.3.1 陳攖寧重視命功受其自身經(jīng)歷的影響39-40
- 3.3.2 重視命功是陳攖寧為仙學立命的必然要求40-42
- 3.3.3 重視命功是陳攖寧仙學科學性的體現(xiàn)42
- 3.3.4 重視命功是陳攖寧對務實不務虛原則的貫徹42-43
- 3.3.5 陳攖寧重視命功受當時時代的影響43-44
- 第四章 女丹修煉思想在道教內(nèi)丹史上的建樹44-48
- 4.1 陳攖寧為女丹修煉指出簡明易行的方法44-45
- 4.2 陳攖寧為女丹修煉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尋找對策45-48
- 結(jié)語48-49
- 參考文獻49-51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
- 致謝52-53
-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53-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游建西;;論《上清大洞真經(jīng)》與《黃庭經(jīng)》之哲學、醫(yī)學思想[J];貴州社會科學;2011年07期
2 戈國龍;;性命雙修語境下的“有為”與“無為”[J];齊魯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3 丁培仁;楊璐;;蘇州玉壇扶乩中的西方凈土信仰[J];學術(shù)論壇;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海云;;陳攖寧的學習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胡孚琛;;道教內(nèi)丹學的西傳和科學解釋[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3 傅鳳英;;淺論《性命圭旨》的作者和成書年代[A];宗教與民族(第叁輯)[C];2004年
4 岳謙厚;;陳攖寧養(yǎng)生論的現(xiàn)代教育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安綱;;美猴王為何西游?[A];第二屆全國《西游記》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6 胡淳艷;;民國石印本《西游真詮》的變異——《西游記》版本中的一個案例分析[A];2005年全國《水滸》與明清小說研討會暨大豐市施耐庵研究會成立20周年慶典專輯[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 牟鐘鑒;“道”是不息的生命活力[N];中國民族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健;道教內(nèi)丹學與《西游記》[D];四川大學;2003年
2 劉延剛;陳攖寧與道教文化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D];四川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麗君;陳攖寧女丹修煉思想初探[D];山西大學;2012年
2 謝建亮;道教內(nèi)丹學中的順逆理論闡釋[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3 文煜;陳攖寧的仙學獨立論[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吳大振;閔一得內(nèi)丹養(yǎng)生思想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何振中;論道教內(nèi)丹學思想對明清中醫(yī)水火學說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徐祥桂;《揚善半月刊》、《仙道月報》及其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汪慧;論《黃庭經(jīng)》的養(yǎng)生及修煉思想[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莊恒愷;林兆恩哲學思想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白蘭靜;明清時期道教女丹學研究[D];四川社會科學院;2010年
10 岑孝清;金丹派南宗“歸根復命”思想試探[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本文關(guān)鍵詞:陳攖寧女丹修煉思想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63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4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