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qū)土地崇拜及其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10-12 11:02
在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耕社會,土地與人的密切關系衍生出民俗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土地神崇拜習俗。土地崇拜源于對土地純物質(zhì)形式的崇拜,在歷史演變中逐漸發(fā)展為具有特殊意義的人格神。粵港澳大灣區(qū)的土地崇拜系統(tǒng),都源于"社"文化底蘊的支撐和文化歸屬意識的培育,具有共通的文化符號表征系統(tǒng)。高要春社、澳門土地信俗和香港土地廟三地的土地崇拜形式不一,但民眾心理有共通性;浉郯拇鬄硡^(qū)土地崇拜,可以跨越地域和制度,詮釋粵港澳社群共通的文化心理符號,發(fā)揮土地民俗信仰的凝聚力與文化歸屬效應,最大公約數(shù)地整合大灣區(qū)社群力量,建構粵港澳大灣區(qū)整體文化。
【文章來源】:文化遺產(chǎn). 2019,(06)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土地崇拜與“社”的源流系統(tǒng)
1.土地崇拜
2.社祭
3.社主
4.社神
二、粵港澳土地崇拜與現(xiàn)狀
1.肇慶高要春社
2.澳門土地信俗
3.香港土地神信俗
三、文化大灣區(qū):土地崇拜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粵港澳的文化使命[J]. 劉云德,楊毅鴻. 中國投資. 2017(23)
[2]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間節(jié)點性與坐標性重建——基于社會時間視角的考察[J]. 王加華. 文化遺產(chǎn). 2016(01)
[3]“祖先在上”:我國傳統(tǒng)文化遺續(xù)中的“崇高性”——兼與巫鴻的“紀念碑性”商討[J]. 彭兆榮. 思想戰(zhàn)線. 2014(01)
[4]土地神之原型——社與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J]. 鐘亞軍. 寧夏社會科學. 2005(01)
[5]南方民間的土地神信仰[J]. 潘國英. 東南文化. 1998(04)
[6]土地神及其崇拜[J]. 何星亮.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2(04)
博士論文
[1]審美視閾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 樊淑敏.上海師范大學 2009
[2]中國古代土地信仰研究[D]. 杜正乾.四川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32451
【文章來源】:文化遺產(chǎn). 2019,(06)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土地崇拜與“社”的源流系統(tǒng)
1.土地崇拜
2.社祭
3.社主
4.社神
二、粵港澳土地崇拜與現(xiàn)狀
1.肇慶高要春社
2.澳門土地信俗
3.香港土地神信俗
三、文化大灣區(qū):土地崇拜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粵港澳的文化使命[J]. 劉云德,楊毅鴻. 中國投資. 2017(23)
[2]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間節(jié)點性與坐標性重建——基于社會時間視角的考察[J]. 王加華. 文化遺產(chǎn). 2016(01)
[3]“祖先在上”:我國傳統(tǒng)文化遺續(xù)中的“崇高性”——兼與巫鴻的“紀念碑性”商討[J]. 彭兆榮. 思想戰(zhàn)線. 2014(01)
[4]土地神之原型——社與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J]. 鐘亞軍. 寧夏社會科學. 2005(01)
[5]南方民間的土地神信仰[J]. 潘國英. 東南文化. 1998(04)
[6]土地神及其崇拜[J]. 何星亮.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2(04)
博士論文
[1]審美視閾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 樊淑敏.上海師范大學 2009
[2]中國古代土地信仰研究[D]. 杜正乾.四川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324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43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