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資”:民國時期中原內(nèi)地佛教吸納藏傳佛教的方式及內(nèi)容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16:24
民國時期中原內(nèi)地佛教面對外部的"廟產(chǎn)興學"和內(nèi)部自身的衰落帶來的沖擊,在其復興、重建的過程中,以"旁資"為基本原則,開始吸收藏傳佛教的長處,包括藏傳佛教中的密法體系、藏傳佛教的次第觀以及宗喀巴的改革精神,以期將其作為外在的參照系統(tǒng)和養(yǎng)分,最終完成中原內(nèi)地佛教的革新。"旁資"的原則是民國時期中原內(nèi)地佛教界對自我本位的認同和對藏傳佛教價值重估之后,所形成的漢藏佛教交流的方法和原則。
【文章來源】:西藏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漢傳佛教“旁資”理念的確立
二、漢傳佛教對藏密的資取
三、對藏傳佛教修行次第的推崇
四、“旁資”中的漢傳佛教本經(jīng)的持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廟產(chǎn)興學運動[J]. 紀華傳. 中國佛學. 2015(02)
[2]對中國近代兩次廟產(chǎn)興學風潮的反思[J]. 王雷泉. 法音. 1994(12)
本文編號:3274083
【文章來源】:西藏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漢傳佛教“旁資”理念的確立
二、漢傳佛教對藏密的資取
三、對藏傳佛教修行次第的推崇
四、“旁資”中的漢傳佛教本經(jīng)的持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廟產(chǎn)興學運動[J]. 紀華傳. 中國佛學. 2015(02)
[2]對中國近代兩次廟產(chǎn)興學風潮的反思[J]. 王雷泉. 法音. 1994(12)
本文編號:32740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27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