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越南順化市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4-22 21:16
本文關(guān)鍵詞:佛教在越南順化市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佛教對越南順化市文化的影響是宗教與文化相互影響的一個典型。佛教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點。佛教自傳入越南順化市之日起,就與越南順化市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制度相互結(jié)合,同時又在其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使之呈現(xiàn)出多種文化交融的特點。從而對越南順化市民族社會文化生活各個方面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而且還表現(xiàn)為文化的一體性,這折射出越南民族文化的本質(zhì)特征,也揭示出越南順化市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趨勢。佛教文化也就成為越南順化市文化的一朵奇葩。
【關(guān)鍵詞】:佛教文化 越南 順化 民族文化 影響
【學(xué)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B94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1
- 一、研究目的8
- 二、選題意義8-9
- 三、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9
- (一) 中國研究狀況9
- (二) 國外——越南研究狀況9
- 四、理論指導(dǎo)和方法9-11
- 第一章 佛教的始創(chuàng)者及其思想11-16
- 一、古印度的地理與歷史及其社會組織11-13
- (一) 印度的地理11
- (二) 印度民族歷史11-12
- (三) 古印度的社會組織12-13
- 二、佛教的創(chuàng)者概略13-16
- (一) 誕生與出家13-14
- (二) 參訪明師與證悟之路14-16
- 第二章 佛教的核心——緣起與因果16-24
- 一、緣起的真理16-19
- (一) 緣起論16-17
- (二) 十二因緣的意義17-19
- 二、佛教的與人生觀與世界觀19-22
- (一) 佛教的人生觀19-21
- (二) 佛教的世界觀21-22
- 三、佛教的因果特質(zhì)22-24
- (一) 緣起——性空的真義23
- (二) 因果關(guān)系的特質(zhì)23-24
- 第三章 佛教傳入越南順化市的概況24-38
- 一、入越南順化市的概況24-27
- (一) 初傳時期24-25
- (二) 發(fā)展過程25
- (三) 創(chuàng)立宗派25-27
- 二、佛教在順化城市27-31
- (一) 順化城市的概況27-28
- (二) 佛教在順化城市對社會作用28-31
- 三、佛教對社會的責任31-38
- (一) 佛教有調(diào)節(jié)心理,疏解個人危機,化解社會矛盾的責任31-32
- (二) 佛教有社團組合,凝聚群體力量,加強社會協(xié)調(diào)的責任32-33
- (三) 佛教有建設(shè)倫理,加強道德規(guī)范,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責任33-34
- (四) 佛教有服務(wù)社會,開展慈善福利,,推動社會救助的責任34-35
- (五) 佛教有承載文明,弘揚多元文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責任35-38
- 第四章 佛教對越南順化市文化的影響38-45
- 一、生活中的佛教38
- 二、佛教與越南——順化民族文化的結(jié)合38-45
- (一) 佛教與文學(xué)藝術(shù)39-43
- (二) 佛教——社會化43-44
- (三) 佛教與社會政治44-45
- 第五章 佛教對越南順化市風俗的影響45-54
- 一、佛教與當代社會道德倫理建設(shè)45-49
- (一) 五戒十善為準則45-47
- (二) 佛教具有修身齊家,進而輔助治國平天下的作用47-49
- 二、佛教與孝道49-54
- (一) 孝順父母的意義50
- (二) 孝順父母的果報50-51
- (三) 佛教對孝道的看法51
- (四) 佛門中的大孝行為51-52
- (五) 佛教的孝道經(jīng)證52-54
- 結(jié)論54-57
- 注釋57-58
- 參考文獻58-60
- 后記60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瓊;1963年南越的“佛教徒危機”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12年
本文關(guān)鍵詞:佛教在越南順化市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12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2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