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波拉杰佛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1 16:18
本文關鍵詞:達波拉杰佛學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達波拉杰(岡波巴)是達波噶舉派的開山鼻祖,他將噶當派“道次第”教法和上師米拉日巴的“大手印教法”彼此融會貫通,開創(chuàng)出自己獨具特色的“俱生和合”大手印教法。 本文以論述達波拉杰的佛學思想為中心,首先講述了其生平及思想理論淵源。認為其思想理論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源于阿底峽、仲敦巴、京俄哇、嘉裕哇等人的“噶當”顯教經(jīng)典或理論傳承;二是是源于底洛巴、那若巴、瑪爾巴、米拉日巴等人的“噶舉”實修方便道大手印傳承。 其次,本文重點從見、修、行、果四個方面對達波拉杰的佛學思想進行了解說。這其中又以“見”為論述重點,對其如來藏思想、道次第思想、心性論、二諦說、因果論等思想進行了闡述。筆者認為,達波拉杰運用其深厚的語言功底和生動的譬喻說明將“如來藏”這一復雜概念解釋的清晰易懂。他針對弟子們根器的高低不同而采取了靈活的因材施教法,分別以不同的言語概念對如來藏的不同方面進行了強調(diào)。比如以“本元心”說強調(diào)了如來藏的“空”;“俱生心性”說強調(diào)了如來藏的“有”;“自性印”說強調(diào)了如來藏的“周遍一切處”;“平常心”說強調(diào)了如來藏的“凈”;“法身”說強調(diào)了如來藏的“非空非有”;“法性旨趣”說則強調(diào)了如來藏的平等性(凡圣無二)。在其道次第思想上,達波拉杰吸收了阿底峽的“三士”說,提出了自己的“三士道”理論。他認為,漸修者是針對普通的修行人而言的,而頓悟者則是針對那些煩惱習氣薄弱,圣法習氣濃厚的根器上乘的修行人而言的,兩者并不矛盾。為鼓勵修行之人精進修行,他提出“即生成佛”說。達波拉杰在其心性論思想的教授上,認為心的本性即是空性、光明、無記無念、中道;心的游戲即是光明顯現(xiàn)幻有;心的表相即是不生不滅,遠離一切二顯之邊;心的本體即是一種俱生智慧,它不能呈現(xiàn)出任何的形狀、相貌和顏色。對于二諦說和因果論的解說,達波拉杰站在修行實踐的角度,將二諦劃分為世俗層面上的世俗諦和真實意義層面上的勝義諦,將因果論作了輪回因果、涅i靡蜆透泄、造因之士嚱种划穾
本文編號:280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80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