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像與經(jīng)變——禪學背景下東晉西方凈土造像的雙線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08:30
【摘要】:東晉后,伴隨各類凈土經(jīng)典的翻譯、重譯和傳播,彌陀凈土信仰逐步發(fā)展,并反映出其禪法、般若學內(nèi)蘊。同時,西方凈土造像也體現(xiàn)了禪觀之功能與特點。此外,無量壽佛像的造作從一開始就可能出現(xiàn)了顯隱兩條并行的發(fā)展線路:一是立體雕刻,筆者稱之為"尊像圖"系,其為顯線;二是平面繪刻,筆者稱之為"經(jīng)變圖"系,這條線路比較暗弱,長期以來學界重視不足,遂為隱線。本文將對隱微于佛教文獻中的中國早期"西方凈土變"萌芽予以揭釋。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愛民;;鄴下佛學之盛和北朝、隋唐的安陽佛寺武僧武藝[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2 鐘仕倫;蕭繹思想體系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周曉華;;論魏晉士林的審美人格境界[J];北方論叢;2006年06期
4 馬愛民;論我國武術(shù)史上的稠禪師與嵩山少林寺──兼析北朝時期鄴下寺院的武術(shù)活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5 秦潔瑜;從符號建模原理看中國古代文化的一些符號體現(xiàn)[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6 姚睿;;觀者的目光——淺議克孜爾205窟《阿,
本文編號:25806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58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