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民族源自神農傳說之探析
本文選題:越南 + 鴻龐傳; 參考:《世界民族》2015年05期
【摘要】:載有越南民族起源于神農傳說的《鴻龐氏傳》(后通稱《鴻龐傳》,最早收錄于《嶺南摭怪列傳》),曾經在古代被越南民族奉為信史,越南京族因此以神農后裔自居。但因其部分內容與中國古籍和傳說故事相似度很高等原因,受到現(xiàn)當代中越學者的質疑,形成爭論。本文認為,越南民族源自神農的傳說是否為歷史真實已難以考證,但根據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的理論—"神話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歷史真實性的內核,是構成各民族歷史的素材",《鴻龐傳》保存著久遠的民族記憶,結合考察其他材料如地上、地下物質遺存和信仰、祭祀崇拜等非物質遺產,我們可以探析越族先民的若干上古史影。
[Abstract]:Hong Pang Biography, which contains the legends of the Vietnamese nation originated from Shennong (later known as Hongpang Biography), was first included in Lingnan Chronicles. It was once regarded as a history of faith by the Vietnamese people in ancient times, and the Vietnamese Jing nationality therefore regarded themselves as the descendants of Shennong.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similarity of some of its contents with ancient Chinese books and legends, it has been questioned by Chinese and Vietnamese scholars. This paper hold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verify whether the legends of the Vietnamese nation originated from Shennong are historical truthfulness, bu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nglish anthropologist Edward Taylor, "mythology has, to varying degrees, preserved the core of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It is the material that constitutes the history of all ethnic groups. "the Biography of Hongpang preserves ancient national memories, and examines other intangible heritages such as ground, underground material remains and beliefs, sacrificial worship, and so on. We can explore several ancient historical shadows of the ancestors of the Yue nationality.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大學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越南語系;
【分類號】:B9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游明謙;越南阮朝明命皇帝的哲學思想[J];東南亞縱橫;1999年03期
2 徐方宇;;雄王公祭與越南民族—國家認同的建構[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2年03期
3 梁庭望;;西甌駱越關系考略[J];廣西民族研究;1989年04期
4 梁庭望;古壯字結出的碩果——對《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注》的初步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5 吳鳳斌;;越南京族(越南族)族源初探[J];南洋問題;1982年03期
6 韋凡州;;越南的蟾蜍文化[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7 何順果;陳繼靜;;神話、傳說與歷史[J];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04期
8 周紹泉;文郎國質疑[J];史學月刊;1981年03期
9 王玉德;;試析炎帝神農文化的史源[J];學習與實踐;2012年04期
10 戴可來;關于《嶺南摭怪》的編者、版本和內容——評介越南的一部古籍[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未醉,余羅玉;略論古代中越文學作品交流及其影響[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趙和曼;廣西籍華僑華人知多少[J];八桂僑史;1989年01期
3 趙和曼;再談廣西籍華僑華人知多少[J];八桂僑史;1993年04期
4 黃金;王飛霞;;古代中國移民與越南社會開發(fā)——以明末清初時期為例[J];八桂僑刊;2007年03期
5 宋北侖;關于中越關系的分期問題[J];東南亞縱橫;1999年Z1期
6 雷慧萃;試論儒教在越南的傳播與發(fā)展[J];東南亞縱橫;2003年02期
7 李未醉,余羅玉;簡論古代中越醫(yī)藥交流[J];東南亞縱橫;2004年06期
8 黃瑩;;中越古代小說《越井傳》與《崔煒》之比較[J];東南亞縱橫;2008年04期
9 何戰(zhàn);張寧;;20世紀的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J];東南亞縱橫;2008年06期
10 梁志明;現(xiàn)代化的啟動和發(fā)展:中國與越南[J];東南亞;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黃世杰;;交趾政治史上的五種圖式[A];中國邊境民族的遷徙流動與文化動態(tài)[C];2009年
2 楊萬娟;;檀君神話之我見[A];韓國研究(第十輯)[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學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燦;《尚書》歷史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齊歡;二戰(zhàn)后越南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1945-2010)[D];云南大學;2011年
5 孔一蕾;大衛(wèi)·馬洛夫小說中的澳大利亞家園建構[D];蘇州大學;2011年
6 王志強;李鴻章對越南問題的認識與策略研究(1881-1886)[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彭巧紅;中越歷代疆界變遷與中法越南勘界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8 于在照;越南漢詩與中國古典詩歌之比較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9 閆彩琴;17世紀中期至19世紀初越南華商研究(1640-1802)[D];廈門大學;2007年
10 李明;《古壯字字典》方塊古壯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永貴;明清時期的桂越交通貿易[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鄭青青;越南民間信仰中的中越異源鬼神圣崇拜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3 陳海麗;中國飲食在越南的傳承與嬗變[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4 黃麗登;凌云方塊壯字與馬山方塊壯字字形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馬瑤;哈尼族原始歷史意識[D];云南大學;2011年
6 姜振華;越南阮朝科舉制度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7 張永智;曾紀澤與中法越南交涉[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閆斐;徐延旭與中法戰(zhàn)爭[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英;元朝與安南之關系[D];暨南大學;2000年
10 吳小玲;從開埠到開放:一百年間廣西北部灣地區(qū)對外通道透視[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宗迪;古史、故事、瞽史[J];讀書;2003年01期
2 龔維英;“炎帝神農氏”形成過程探索[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2期
3 朱鳳瀚;論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的關系[J];歷史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曉斌,曹武軍;談越南民族的幾種傳統(tǒng)文化觀念[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4年05期
2 王國愛;;越南學者論紅河流域的越南民族文化[J];東南亞南亞研究;2009年02期
3 楊然;;試論越南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和對外交流[J];東南亞縱橫;2013年08期
4 鍾夏;;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是人不是物[J];學術研究;1965年03期
5 蘭強;;越南民族問題淺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2期
6 劉蔭涼;;試述越南現(xiàn)代祭祖文化[J];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7 蔣子龍;;多情的越南[J];晚報文萃;2007年14期
8 蔣子龍;;越南:妻子“米飯”情人“米粉”[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08年03期
9 雷慧萃;試論儒教在越南的傳播與發(fā)展[J];東南亞縱橫;2003年02期
10 蔣子龍;;妻子“米飯”情人“米粉”[J];半月選讀;2010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黎阮韓鸝;越南民族傳統(tǒng)色彩定位與在現(xiàn)代國際交往服裝設計中創(chuàng)新運用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2 蘇彩瓊;越南文字的變遷與民族意識的發(fā)展[D];暨南大學;2011年
3 L(?) TH(?) XU(?)N HI(?)U (黎氏春孝);越南絹本繪畫的藝術特征[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96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09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