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贊念”的韻律解讀
本文選題:伊斯蘭教 + 古蘭經(jīng)。 參考:《中國穆斯林》2013年02期
【摘要】:正"念"是伊斯蘭教五功之一,不僅貫穿在禮拜、封齋、天課、朝覲四功之中,而且和穆斯林的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念",是穆斯林信仰的表白。作為一名穆斯林,要念清真言、作證詞、《古蘭經(jīng)》、贊主贊圣詞。"誦《古蘭經(jīng)》和念迪克爾,這將使你在后世中得到賞識,也是你今世的光亮"[1],是極其尊貴的。一、善美的《古蘭經(jīng)》《古蘭經(jīng)》是神圣的、善美的,穆斯林在優(yōu)美的念誦中,被引領和感動!豆盘m經(jīng)》是伊斯蘭教唯一
[Abstract]:Mindfulness is one of the five merits of Islam, which not only runs through the four feats of worship, fasting, zakah and pilgrimage, but also closely links with the social life of Muslims. " "read" is an expression of Muslim faith. As a Muslim, read the truth, testify, the Koran, praise the Lord. " Recite the Koran and read Dickel, which will give you recognition in future generations and the light of your present life. "[1] is extremely honorable. First, the Koran of goodness and beauty is holy, beautiful, and Muslims are led and moved by beautiful chanting. The Koran is the only Islamic religion.
【作者單位】: 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
【分類號】:B968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忡;阿拉伯文學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J];阿拉伯世界;1999年04期
2 尚勸余;伊斯蘭遠征動因試析[J];阿拉伯世界;2000年02期
3 王有勇;阿拉伯貨幣的發(fā)展(二)[J];阿拉伯世界;2000年03期
4 國少華;阿拉伯語傳播原因探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2期
5 王微;淺析佛教和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差異[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6 祁學義;;從伊斯蘭史上的著名清真寺看清真寺功能的多樣性[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1期
7 吳冰冰;;烏瑪觀念與伊斯蘭宗教共同體的構(gòu)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3期
8 沙宗平;;清真寺與中東穆斯林的宗教認同[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3期
9 李榮建;王鵬;;阿拉伯帝國為何沒能產(chǎn)生重商主義?[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6期
10 國少華;;阿拉伯語語法推理思維的文化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潘世杰;;回族飲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讀[A];中國回商文化(第二輯)[C];2009年
2 朱威烈;;伊斯蘭文明與世界[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07年
3 張來儀;;扎吉德:俄國穆斯林民族的教育改革[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4 康保成;;佛教與中國皮影戲的發(fā)展[A];《中國木偶皮影》總第3期[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忠杰;《古蘭經(jīng)》注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董曉佳;帝國秩序的重建[D];南開大學;2010年
3 楊濤;西歐穆斯林:困境與回應[D];西北大學;2011年
4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會變遷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金榮洲;7-9世紀中外司法制度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朱鳴華;愛者無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冀開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研究[D];西北大學;2000年
8 劉偉;中國專制王朝衰亡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復旦大學;2003年
9 吳成;霍梅尼“毛拉治國”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10 張來儀;帕米爾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丹;《古蘭經(jīng)》女子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琳琳;黎巴嫩女作家哈南·謝赫小說《澤赫拉的故事》的女性主義解讀[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0年
3 余穆諦;云南清真寺建筑及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4 毛佳鵬;中世紀地中海地區(qū)“紙張”的更替與跨文化互動[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廉瑋;新疆穆斯林習慣法與國家法關(guān)系探討[D];暨南大學;2011年
6 陳杰;伊斯蘭傳教士與河州門宦的淵源關(guān)系[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成建玲;埃及馬木路克王朝軍事制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艷霞;論伊朗內(nèi)政與外交中的伊斯蘭因素[D];新疆大學;2011年
9 涂劍;論巴以沖突[D];南昌大學;2011年
10 張廣興;酒里人生—李白飲酒詩與歐瑪爾·海亞姆飲酒詩比較[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jīng)典——《古蘭經(jīng)》[J];百科知識;2007年04期
2 李滿順;;淺談伊斯蘭教“六大信仰”[J];中國穆斯林;2006年01期
3 馬文學;;忍讓是穆斯林的美德[J];中國穆斯林;2009年02期
4 海俊亮;;愛國愛教是穆斯林追求兩世幸福的動力源泉[J];中國穆斯林;2006年02期
5 王鐵錚;《古蘭經(jīng)》譯本知多少[J];阿拉伯世界;1987年02期
6 蔣大鼎;從圣城慘劇看麥加朝覲[J];世界知識;2004年04期
7 黃承才;;《古蘭經(jīng)》簡介[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05期
8 阿布杜拉·王文杰;伊斯蘭教與“和諧社會”[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張志誠;;臺灣的穆斯林、清真寺和伊斯蘭教社團[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0年01期
10 哈吉·希拉倫丁·陳廣元;;穆斯林堅決反對暴力維護和平[J];中國宗教;2009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明良;;伊斯蘭文化與中國穆斯林民族現(xiàn)代化進程[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2 沈玉萍;;卡力崗現(xiàn)象及其分析[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馬平;;回商倫理思想及其他[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4 沈玉水;;簡述百崎回族的習俗[A];惠安民俗研討會論文集[C];1992年
5 龔友德;;《清真指南》與儒家倫理[A];孔學研究(第二輯)[C];1995年
6 馬惠蘭;;穆斯林商業(yè)道德的特點和作用[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7 吳幼雄;;泉州伊斯蘭教的歷史[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8 羅惠,
本文編號:20773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07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