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覺元賢的禪凈思想探略——以《凈慈要語》“信愿行”為要點
本文選題:禪師 + 明心見性; 參考:《法音》2013年07期
【摘要】:正前言明末時期,明心見性和頓悟解脫的禪宗逐漸喪失了探究本源的實踐性,于此同時,凈土思想?yún)s呈多元化發(fā)展,并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許多大德禪師在挽救禪法的同時,也開始大力提倡結(jié)合凈土法門的修行,如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和云棲yi宏等。鼓山永覺元賢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preface, the Zen sect, which was enlightened and liberated, gradually lost the practicality of exploring the origi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thought of pure land developed in a diversified way and was widely spread. While saving the Zen method, many Dadai Zen masters also began to strongly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combining the Pure Land method, such as Zhibai Zhenke, Han Shan Deqing and Yunqi Yi Hong, and so on. Gushan yung Chueh-yuen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州于山定光寺監(jiān)院;
【分類號】:B94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星云大師;;星云禪話(六九)[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8期
2 星云大師;;荷葉為衣[J];半月選讀;2010年24期
3 游有維;;關(guān)于禪凈雙修的一點體會[J];法音;1983年02期
4 夏山;;“紀念楚山禪師誕辰600周年、能海上師誕辰12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佛學研究;2005年00期
5 星云大師;;星云禪話(三六)[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40期
6 ;庸人自擾[J];半月選讀;2010年19期
7 弘一;;瑞竹巖記[J];法音;1993年03期
8 劉朝霞;;南岳慧思師承考辨[J];宗教學研究;2008年02期
9 星云大師;;一親一疏[J];半月選讀;2010年20期
10 星云大師;;星云禪話(六七)[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貫澈;;大休精神 永垂不朽——紀念大休禪師誕辰一百四十周年[A];紀念大休上人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心培;;禪門耆宿——大休禪師生平簡輯[A];紀念大休上人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朱光磊;;心·境·識——大休上師禪法評疏[A];紀念大休上人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葛荃;;從《五燈會元》看禪之本義——兼及禪·儒學與茶[A];禪茶:歷史與現(xiàn)實[C];2009年
5 釋妙日;;東土五祖及南能北秀的禪修方法[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馮巧英;;凈土宗形成探源[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臧壽源;;悟禪說偈讀大休《十九偈》[A];紀念大休上人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楊富學;王書慶;;關(guān)于摩訶衍禪法的幾個問題[A];唐史論叢(第十輯)[C];2008年
9 熊琬;;從身體的奧秘探討生命哲學——以禪、丹道與密為主[A];佛教生死哲學與生命科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9年
10 孫振玉;;論明清回回理學[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盧興 南開大學哲學院;從“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到“見山只是山”[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戴世德;一代高僧逆川禪師[N];溫州日報;2011年
3 鄒云;三祖僧璨:悉心求法 潛心著銘[N];中國民族報;2010年
4 溫金玉;玉佛寺制度建設的啟示[N];中國民族報;2005年
5 王學信;與佛教有關(guān)的詞語[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6 朱青青 陳靜 南京政治學院;禪門菩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演講人 吳言生;中國禪給予生活的啟示[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8 魏德東;臺灣的宗教電視[N];中國民族報;2010年
9 王大偉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峨眉山:宋代西南佛教重鎮(zhèn)[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10 鄒云;初祖達摩:東來西歸 留下千古傳奇[N];中國民族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紅梅;蓮池大師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2 郭征宇;曇鸞凈土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李幫儒;神秀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汪志強;印度佛教凈土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5 哈磊;四念處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釋見辟(馮心慧);華藏世界:華嚴學的凈土信仰[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尹邦志;實相之門——《大智度論》禪觀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8 于海波;清代凈土宗著述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程群;智榃禪學探微[D];復旦大學;2004年
10 王新水;《維摩詰經(jīng)》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坤;俄藏黑水城宋慈覺禪師《勸化集》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經(jīng)冢圣順;如凈與道元的禪法比較[D];吉林大學;2011年
3 陳楠楠;《安士全書》凈土實踐思想研究[D];華僑大學;2012年
4 郭小翠;曇鸞凈土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5 徐風琴;來宋日僧無本覺心與中日文化交流[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6 袁朝偉;《宗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楊波;論凈土思想在龜茲的流傳[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8 胡漫漫;紫柏大師的佛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黃琴;試論南宗禪修模式的演變歷史及其原因和特點[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10 羅福明;虛云大師禪學思想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686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86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