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亞伯拉罕的上帝與笛卡爾的上帝——關(guān)于“上帝之死”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8-02-28 13:35

  本文關(guān)鍵詞: 笛卡爾 上帝 恩典 出處:《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亞伯拉罕的上帝作為超驗的神圣位格,是在歷史中自我啟示的上帝,是立約、呼召與揀選的上帝;笛卡爾發(fā)動了一場以上帝為對象的哲學-神學領(lǐng)域里的"君主立憲"式的革命,上帝這個名稱和位置依然保留著,也就是說,上帝依然是完美、絕對、無限等,并且上帝依然通過它象征性的最高權(quán)力,維持著笛卡爾整個形上體系的完整和統(tǒng)一,但是,上帝和人都要受到邏輯必然性這一"憲法"的束縛。這一笛卡爾革命對于造成"上帝之死"這一現(xiàn)代性事件是不無干系的。
[Abstract]:Abraham's God, as a transcendental divine identity, was the God of self-revelation in history, the God of covenant, call and selection; Descartes unleashed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and the name and place of God remained, that is, God was still perfect, absolute, infinite, etc. And God still maintains the integrity and unity of Descartes through its symbolic supreme power, but, Both God and man are bound by the Constitution of logical inevitability. This Cartesian revolution is not unrelated to the modern event of "God's death".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哲學系;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
【分類號】:B978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炯玲;;自我意識問題的哲學意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2 牛宏寶;;時間意識與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方式——與西方比較的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王志軍;馬克思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本體論的雙重態(tài)度[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4 陳紅英;;奧克肖特論理性主義政治的局限性[J];北方論叢;2008年03期

5 潘衛(wèi)紅;;康德關(guān)于直觀和概念的區(qū)分[J];北方論叢;2009年06期

6 覃修桂;喬姆斯基的語言觀及其唯理主義認識論基礎(chǔ)[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林少敏;;現(xiàn)代性根基中的隱患——從笛卡爾到康德的自我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徐偉軍;;中華身體觀視角下的武學修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9 李斌;;超越烏托邦——馬克思共產(chǎn)主義的現(xiàn)實性[J];長白學刊;2009年06期

10 王歡歡;;從普遍懷疑到現(xiàn)象學還原——論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還原之路[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趙月剛;;波普爾關(guān)于科學知識合理性的分析[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崔永杰;崔若i;;洛克經(jīng)驗主義體系中的理性主義因素及成因探析[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賈江鴻;;笛卡爾直觀理論初探[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郝億春;;實踐的內(nèi)在性維度——以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為基礎(chǔ)的考察[A];實踐哲學的使命——首屆“漢語學界實踐哲學論壇”發(fā)言文稿[C];2011年

5 王玉鵬;;紐曼的歷史神學[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十八輯)[C];2014年

6 吳樹博;;斯賓諾莎的理性批判[A];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創(chuàng)新——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12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12年

7 于方覺;;旨趣與規(guī)則——關(guān)于唐代茶文化現(xiàn)象的哲學思考[A];飲食文化研究(2009年下)[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朱新春;萊布尼茨自然有機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5 吳童立;萊布尼茨論統(tǒng)一性:觀念、實體、現(xiàn)象[D];南開大學;2010年

6 余一凡;從馬克思到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確立[D];南開大學;2010年

7 廖述務(wù);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波;論現(xiàn)象學方法與概念對藝術(shù)審美本質(zhì)研究的意義[D];山東大學;2010年

9 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吳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銀婧;笛卡爾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童澤福;引咎辭職行為的道德性及其內(nèi)部控制[D];南昌大學;2010年

3 孫奇剛;論養(yǎng)心為養(yǎng)生之本[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李薇;試論歐洲啟蒙運動中的“科學創(chuàng)新”概念[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5 趙振魯;詮釋學視域下柯林武德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趙苗苗;論伽達默爾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馬丹;論馬克思“終極關(guān)懷”思想的實踐論轉(zhuǎn)向[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亞娟;論馬克思實踐自由觀的理論建構(gòu)[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文娟;馬克思的主體性思想探析[D];河南大學;2011年

10 趙一衡;主體問題的困境與馬克思的突破[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樊志輝;先驗、超驗、經(jīng)驗、實踐——后實踐哲學視野下的人學導論[J];求是學刊;2003年02期

2 張木榮;回憶的超驗意義——現(xiàn)代西方浪漫哲人論回憶[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3 熊和平;;生活:經(jīng)驗與超驗[J];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4 李澤厚;楊國榮;;哲學對話:問題與思考[J];學術(shù)月刊;2006年02期

5 胡瀟;;哲學的反思與超驗[J];現(xiàn)代哲學;2006年04期

6 尚小華;曠三平;;從超驗實體到關(guān)系存在——實體范疇的去魅與“再生”[J];現(xiàn)代哲學;2010年02期

7 杜贊奇;;可持續(xù)性與超驗的危機:一種長歷史的觀點[J];當代藝術(shù)與投資;2010年12期

8 王國富;;試論西方傳統(tǒng)哲學對絕對確定性的超驗闡釋[J];哲學研究;2011年03期

9 呂婷;;《超驗派野人》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6期

10 周建漳;論“超驗”[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樊志輝;;先驗、超驗、經(jīng)驗、實踐——后實踐哲學視野下的人學導論[A];人學與現(xiàn)代化——中國人學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第四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周來祥;陳炎;;中西古代審美理想的比較研究[A];東方叢刊(1992年第1輯 總第一輯)[C];199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周聰;經(jīng)驗與超驗[N];文藝報;2014年

2 許章潤;沒有天哪有地: 超驗價值的法律意義[N];法制日報;2006年

3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孫利天;經(jīng)驗中的“超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李俊國;江湖之“疑” 母語之“痛” 超驗之美[N];湖北日報;2010年

5 中央民族大學 于祺明;科學不需要超驗的信仰[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6 劉粵生;統(tǒng)一和多樣性[N];中華讀書報;2001年

7 陳潔;在霧天反思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N];中華讀書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秀紅;對命運的超驗反抗[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曲磊;從超驗視角解讀《獨居日記》[D];遼寧大學;2013年

2 王昕;憲政的超驗之維[D];暨南大學;2009年

3 劉笑;憲政的超驗之維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4 祝復興;都市漫游者的超驗敘事[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程婷婷;從超驗的理想主義到理想的物質(zhì)主義[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毛燕;《幽會》中自我的迷失[D];中南大學;2007年

7 劉沁怡;超驗:都市里的狂想曲[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劉英宏;“筆墨”當隨時代[D];天津美術(shù)學院;2004年

,

本文編號:15475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5475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d68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