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時期道教政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明太祖時期道教政策研究
【摘要】: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明朝取代了元朝的異族統(tǒng)治,恢復了唐宋以來的漢族封建政權。 本篇文章重點在于研究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朝廷對道教的管理政策。元末明初,道教逐漸形成為正一、全真兩大派別。由于正一道在社會上的影響很大,且更適合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需要,使它獲得了較全真道更大的政治地位。同時,鑒于元末道教發(fā)展的失控狀況,太祖加強了對它的管理和控制,以使道教在朝廷允許的范圍內(nèi)為其統(tǒng)治服務。 全文分為三個章節(jié)。 第一章先討論了元朝的宗教政策和道教政策。元統(tǒng)治者對當時的諸多道教派別都給予了尊崇,而又特別尊崇北方的全真道和南方的龍虎宗,使得元中后期,全真、正一兩大派逐漸在原來的基礎上匯聚而成。接著,又討論了太祖立國之后所建立的中央集權體制,為道教管理機構在明朝政治制度中的作用作了鋪摯。最后,又分析了太祖充分利用道教的勢力和影響來為其奪取政權服務。 第二章重點分析了太祖對道教的尊崇態(tài)度。一方面,在正一、全真兩大派中,太祖更尊崇正一道。另一方面,太祖特設神樂觀,并任用有道之士主領觀事,將一個與國家社稷祭祀有重大關系的部門交由道士管理,體現(xiàn)了太祖對道教和道士的信任和寵愛。 第三章分析了太祖不僅尊崇道教,同時也對道教進行了管理和控制。首先,太祖設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道教管理機構,由禮部統(tǒng)一管轄,把對道教的管理納入了整個國家機構的運行之中。其次,,太祖又加強了對道士數(shù)量的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B959.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耿永德;;馬秀英問聯(lián)巧勸夫[J];咬文嚼字;2011年07期
2 劉誠龍;;這個“持兩端者”[J];雜文選刊(職場版);2008年03期
3 袁浩;;從“朱元璋巧治吃喝風”說起[J];民主;2011年06期
4 楊沐喜;;也說朱元璋與明光[J];科學大觀園;2011年16期
5 夏玉潤;;一個神秘的人物——左君弼[J];紫禁城;2011年06期
6 黃波;;朱元璋“刪孟”[J];芳草(經(jīng)典閱讀);2011年08期
7 夏玉潤;;一位鮮為人知的“駙馬”——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貞(上)[J];紫禁城;2011年04期
8 夏玉潤;;一位鮮為人知的“駙馬”——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貞(下)[J];紫禁城;2011年05期
9 李占才;;貪腐:制度不對,嚴刑峻法也無奈[J];芳草(經(jīng)典閱讀);2011年09期
10 熊召政;;權臣并非奸臣[J];國學;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現(xiàn)海;;明代總兵制度的起源[A];明史研究論叢(第九輯)[C];2011年
2 張顯清;;從《大明律》和《大誥》看朱元璋的“鋤強扶弱”政策[A];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C];1983年
3 張同生;;朱元璋治邊、治黔思想的啟示[A];開發(fā)中的崛起——紀念貴州建省590周年學術討論會文集[C];2004年
4 俞美玉;;劉基“三不朽”之一:所立之功[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5 林金樹;;明代百官車制初探[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6 張兆裕;;明初國事與術數(shù)[A];明史研究論叢(第六輯)[C];2004年
7 楊西巖;;朱元璋奪取元大都之戰(zhàn)[A];紀念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建立十周年歷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論文集[C];1988年
8 余三樂;;明洪武朝與高麗(朝鮮)關系簡論[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金奎;;明代軍戶來源簡論[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10 林金樹;;明初吳中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狀況初探[A];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C];198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師綸;朱元璋待士[N];甘肅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2 華為;“朱元璋暨鳳陽帝鄉(xiāng)文化學術討論會”簡述[N];光明日報;2009年
3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毛佩琦 本報記者 李月寧 實習記者 孫蕾;另類皇帝:朱元璋的那些事兒[N];新華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盧毅然;解讀有關朱元璋身世事功的幾個“謎團”[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關山遠;丑女乞丐與網(wǎng)絡看客[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記者 耿建擴 通訊員 強朝輝;河北深州發(fā)現(xiàn)朱元璋“圣旨校制”碑[N];光明日報;2010年
7 李利安 西北大學;再現(xiàn)西北道教歷史面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記者 孟苗;長治發(fā)現(xiàn)朱元璋六世孫朱恬熙墓碑[N];山西日報;2011年
9 聶舒元;朱元璋與貴州馬[N];西部時報;2011年
10 中央民族大學 陳梧桐;朱升的出山與退隱[N];光明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魯君;《道藏》人物圖像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許蔚;斷裂與建構:凈明道的歷史與文學[D];復旦大學;2011年
3 陳文龍;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甄洪永;明初經(jīng)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謝正強;傅金銓內(nèi)丹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楊軍;宋元三教融合與道教發(fā)展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彭茵;元末江南文人風尚與文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祖國;《太平經(jīng)》詞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陳錚;身份的認定—六朝畫家與道教[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10 高峰;紫柏大師與萬歷社會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榮;明太祖時期道教政策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陳虎;明初君主制統(tǒng)治政治合法性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3 趙明娟;20世紀上半葉浙江道教史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劉乾坤;朱元璋的重典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鄭興中;早期道符功能考[D];南昌大學;2010年
6 龍又嘉;道教生態(tài)美學[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7 程蓓蓓;明初朱元璋重典治貪探析[D];山東大學;2011年
8 劉利利;明太祖朱元璋對道家思想和道術的態(tài)度[D];內(nèi)蒙古大學;2004年
9 李登峰;明朝洪武年間的對外關系[D];暨南大學;2003年
10 劉博;從朱元璋個人經(jīng)歷看其重典治國的必然性[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989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29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