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卜辭背兆類行款走向在卜甲上的分布特點
本文關鍵詞:花東卜辭背兆類行款走向在卜甲上的分布特點
【摘要】: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行款走向非常復雜。但是,將分布在不同卜甲上的同類型的行款走向集中在一版卜甲之上之后,可以看出花東卜辭的契刻其實還是有講究的。本文就花東中常見的背兆類行款走向在卜甲上的分布特點進行了探討,整理結果顯示,該類行款走向在卜甲上的分布是有特定區(qū)域的,占卜內容似乎也有所側重。本文還歸納了其三點契刻特征。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
【關鍵詞】: 花東卜辭 背兆類行款走向 分布特點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刻辭的語言學研究”(05CYY009)
【分類號】:B992.2;K877.1
【正文快照】: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是近年來安陽殷墟出土的一批珍貴甲骨資料,這是自1936年YH127坑甲骨和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發(fā)現以來殷墟甲骨文的第三次重大發(fā)現,為殷商歷史文化多項課題的深入探討提供了第一手材料。這批甲骨卜辭的性質屬于非王卜辭,即其占卜主體是殷商貴族“子”,而不是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源;試論殷墟花園莊東地卜辭的行款[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天樹;;殷墟龜腹甲形態(tài)研究[J];北方論叢;2009年03期
2 王婭維;翟傳鵬;;從漢字管窺我國古代身體裝飾文化[J];船山學刊;2012年01期
3 時兵;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考釋三則[J];東南文化;2005年02期
4 何琳儀;房振三;;釋巴[J];東南文化;2008年01期
5 楊州;盧文勇;;說殷墟甲骨文中的“■”[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陳劍;說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丁”——附:釋“速”[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04期
7 魏慈德;;論同見于花東卜辭與王卜辭中的人物[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06期
8 姚萱;;試論花東子卜辭的“子”當為武丁之子[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06期
9 劉志基;;字頻視角的古文字“四書”分布發(fā)展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9年04期
10 齊航福;;花東卜辭中的祭祀動詞雙賓語句試析[J];古漢語研究;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曾小鵬;;簡論花園莊東地甲骨的文獻價值[A];歷史文獻研究(總第28輯)[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玉斌;殷墟子卜辭的整理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袁俊杰;兩周射禮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4 梅軍;殷商西周散文文體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5 盧中陽;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常利輝;殷墟YH127坑與小屯南地甲骨刻辭系統整理與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楊軍會;殷墟子卜辭整理及其文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劉洪濤;論掌握形體特點對古文字考釋的重要性[D];北京大學;2012年
9 史志龍;先秦社祭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王秀萍;樂器學視域下的考古出土商代樂器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艷玲;甲骨文谷物與耕作類詞語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2 劉新民;殷墟甲骨第一期卜辭文例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邱艷;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新見文字現象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宇;試析先秦弓箭文化內涵[D];西北大學;2009年
5 常利輝;小屯南地甲骨刻辭整理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章念;殷墟甲骨第二至五期卜辭文例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史s,
本文編號:11161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11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