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交友考論
本文關鍵詞:白玉蟾交友考論
【摘要】:南宋著名道教人物白玉蟾交往的朋友大致主要有五類:其一人數(shù)最多的是道士,其中他與道門弟子在福州建立了"靖"的道教組織,表明直到南宋白玉蟾時,金丹派南宗才有了自己的教團組織。其二是各級官吏,尤其是他與一些官職較高、地方世家大族的交往,對他建立道教"靖"組織,擴大社會影響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三儒士,其四是佛教僧侶,他與儒士、佛教僧侶的來往,說明他積極、自覺地貫通三教,融攝儒佛,以構建自己的道教理論體系。其五與風塵女子的交往,說明他并不主張在修道中完全禁欲,反映了他也有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
【作者單位】: 江西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白玉蟾 道教史 道教人物
【分類號】:B958
【正文快照】: 南宋著名道教人物白玉蟾一生云游四方,孜孜不倦于學道、傳道,道術高深、富有文采、擅長書法繪畫以及頗具傳奇色彩的經歷,使其在生前就聲名遠揚,在當時道教界負有盛名,擁有不少信徒,四方從者,多如牛毛。正如其師弟留元長在《紫元問道集序》中所總結的:“踏遍江湖,名滿天下,其從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許偉;;白玉蟾融通三教之內丹性命思想論析[J];宗教學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萬志全;;論白玉蟾詩的審美意象、意境與意趣[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趙娟;白玉蟾道教詩詞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2 郝金廣;道教金丹南宗援禪入道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陳兵;;晚唐以來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現(xiàn)代意義[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馮仁杰;瀘縣玉蟾山摩巖造像[J];四川文物;1985年02期
2 顏林;玉蟾山與《流民圖》[J];四川統(tǒng)一戰(zhàn)線;1995年09期
3 曾金蘭;;烏符三絕與白玉蟾[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4 ;文筆圣峰·玉蟾仙宮——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建設的圓融結合[J];今日海南;2006年07期
5 何鼎興;稻作農業(yè)起源地——玉蟾巖[J];湖南文史;2000年02期
6 符穎,符和積;白玉蟾生卒年歲疑[J];中國道教;2005年03期
7 姜節(jié)余;周王廟蘇州玉器業(yè)——從碧玉蟾說起[J];東南文化;2001年04期
8 林冠群;;白玉蟾其人其事[J];今日海南;2001年07期
9 王尊旺,方寶璋;也談白玉蟾生卒年代及其有關問題——兼談近年來有關白玉蟾問題的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3期
10 朱逸輝;瓊籍文化宗師白玉蟾[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羅爭鳴;;儒、道之間:白玉蟾的詩詞創(chuàng)作與心路歷程[A];第二屆江南文化論壇——江南都市與中國文學[C];2013年
2 詹石窗;;白玉蟾詩詞考論[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冰泉;道家名人白玉蟾中年后可能隱居撫州[N];撫州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杜穎 特約記者 陳超;仙山石洞走出奇人白玉蟾[N];海南日報;2014年
3 記者 龍軍;玉蟾巖遺址發(fā)現(xiàn)1.2萬年前古栽培稻[N];光明日報;2005年
4 通訊員 唐曉山 趙榮學 鄧莉;中美合作發(fā)掘玉蟾巖遺址[N];湖南日報;2004年
5 記者 明星;湖南玉蟾巖發(fā)現(xiàn)1.2萬年前栽培稻[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6 本報記者 朱永華;湖南稻作文化改寫人類文明歷史[N];湖南日報;2005年
7 記者 龍軍;玉蟾巖遺址考古研究有重大進展[N];光明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歐春濤 通訊員 趙榮學;重建永州的文明和尊嚴[N];永州日報;2010年
9 王坤仁 蔣耀楚 記者 黃連星;湖南道縣五粒稻谷世界最老[N];科技日報;2004年
10 孔見;海南島:有文化還是沒文化?[N];中華讀書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尤玉兵;白玉蟾文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2 蘭宗榮;白玉蟾武夷山行跡考論[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09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10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