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禮器的神話敘事——從《墨子》說起
本文關鍵詞:“帛”禮器的神話敘事——從《墨子》說起
【摘要】:帛作為一種神圣禮器,其背后的神話敘事與神圣言說皆源自帛的原生物——蠶,它象征著生命的永恒與循環(huán)!赌印芬晃闹刑峒安啻,從祭儀之帛到書寫之帛,多方位呈示了帛的神話敘事功能。而經(jīng)典文獻與出土實物,文字書寫與活態(tài)民族志,則向我們詮釋了"帛-絲-蠶"這一神話敘事鏈從未斷裂。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民俗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墨子》 帛 蠶 祭儀 書寫 神話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周禮》禮器神話與中國禮制話語研究”(13CZW022)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892.9
【正文快照】: 孔子的“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讓我們看到了玉帛鐘鼓在禮儀活動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玉、帛、鐘、鼓各自扮演的神話角色有時也不盡相同。帛出現(xiàn)的場合大多跟玉在一起,如《論語》中的“化干戈為玉帛”、“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以及《國語》中的“玉帛為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克守;論《墨子》的修辭[J];齊魯學刊;2000年06期
2 趙逢波;談《墨子》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J];繼續(xù)教育;2000年04期
3 徐希燕;《墨子》其書及其研究價值[J];松遼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4 李海英;《墨子》中的“侔”[J];修辭學習;2001年04期
5 張劍平;《墨子》注疏及其文化意義概說[J];固原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6 王長民;《墨子》古本“目錄”及佚篇考說[J];管子學刊;2004年02期
7 亓文香;《墨子》中“以”字結構用法淺析[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5期
8 鄭杰文;;《墨子》三大傳本系統(tǒng)[J];文獻;2005年04期
9 李偉;鮑時好;;詮釋學與《墨子》之意義生成方式[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趙瑋;;《墨子》思想與現(xiàn)代奧林匹克精神[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生群;;《墨子》疑義新證[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五輯)[C];2008年
2 翟栙萍;;《老子》與《墨子》的文化契合引論[A];中國古典文獻學叢刊(第六卷)[C];2007年
3 王震寧;;《墨子》城守諸篇所載機弩考略[A];第四屆全國軍事技術哲學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北京外國語大學 楊文;《墨子》的思維語言藝術[N];光明日報;2011年
2 黃秀紅;《墨子》一書中的管理者及其素質[N];團結報;2013年
3 邵長杰;明《墨子》典籍?c墨學發(fā)展[N];中國文化報;2012年
4 王輝;《墨子》城守諸篇研究的新突破[N];中國文物報;2011年
5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 趙曉軍;秦國軍隊和刑徒的糧食供給制度[N];中國文物報;2006年
6 劉丹;一位寂寞的大師[N];湖北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華;墨學新論:《墨子》佚文及墨家學說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2 李雷東;先秦墨家語言實踐及《墨子》文學意義考論[D];西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婷;《墨子》單音節(jié)實詞反義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李曉燕;《墨子》,
本文編號:890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9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