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中的圖像到圖像中的歷史——評大型文化通史叢書《中華圖像文化史》
本文關鍵詞:從歷史中的圖像到圖像中的歷史——評大型文化通史叢書《中華圖像文化史》
更多相關文章: 圖像學 學術研究 本我 中國科技史 研究方法 生活形態(tài) 內(nèi)涵意義 千呼萬喚始出來 頁頁 社會控制
【摘要】:正近年來,隨著學術研究的"圖像轉向","視覺書寫"已被人們所廣為熟知與認可。"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進步;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倒退,因為這樣便產(chǎn)生了一個由誘惑人的圖像構成的復制的表層的世界"~[1],受此影響,文化史、歷史學等研究領域也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深刻的、痛并快樂著的"圖像聚焦"。這一聚焦,不僅體現(xiàn)在圖像對于史料范疇"富有爭議性"的擴充,更體現(xiàn)為圖像在他者(也即其他學科)訴求延伸的場域下對本我(圖像自身)研究方法方法論上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關鍵詞】: 圖像學;學術研究;本我;中國科技史;研究方法;生活形態(tài);內(nèi)涵意義;千呼萬喚始出來;頁頁;社會控制;
【分類號】:J120.9;K203
【正文快照】: 近年來,隨著學術研究的“圖像轉向”,“視覺書寫”已被人們所廣為熟知與認可!坝腥苏J為這是一種進步;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倒退,因為這樣便產(chǎn)生了一個由誘惑人的圖像構成的復制的表層的世界”[1],受此影響,文化史、歷史學等研究領域也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深刻的、痛并快樂著的“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嵐;;圖像的思維解析[J];美苑;2007年06期
2 廣曜;圖像的危機及其挑戰(zhàn)者——白廷圖像學的意義[J];社會科學;2002年09期
3 常寧生;藝術史的圖像學方法及其運用[J];世界美術;2004年01期
4 范景中;;《圖像學研究》中譯本序[J];新美術;2007年04期
5 W.J.T.米切爾;朱平;;文字與圖像[J];新美術;2007年04期
6 楊賢宗;;切薩雷理帕的《圖像學》[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0年02期
7 尹德輝;;新世紀以來國內(nèi)“圖像”研究述評[J];文藝爭鳴;2010年10期
8 楊慶峰;;論圖像意識的特征、邏輯基礎及局限[J];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9 朱淑姣;王寬宇;;圖像學研究——圖像學與圖像志[J];大眾文藝;2012年02期
10 李榮有;;圖像與表演融合的歷史與未來[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本報記者 薛倩;圖像學為理解當代文化提供新視角[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孫江萍;屬于這個時代的圖像[N];華夏時報;2002年
3 楊向榮;文學與圖像關系的學理思考[N];文藝報;2010年
4 趙憲章 南京大學文學院;文學與圖像關系研究:向?qū)W理深層挺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付愛民;現(xiàn)代圖像學引論[N];中國攝影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尹泓;飛天意象研究[D];揚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姍姍;神圣的疼痛-15世紀意大利圣徒受難圖像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6年
2 黃玉根;圖像與表演藝術關系初探[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3 羅偉;基于中國當代藝術圖像視覺性結構的受眾理解模式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4 史怡然;篡改的語法——淺析圖像時代下的圖像“真實”和現(xiàn)實“真實”[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5 史國平;文學與圖像的碰撞[D];安徽大學;2011年
6 崔潔;圖像與信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年
7 劉小路;進入圖像學研究視野的毛澤東圖像[D];四川大學;2007年
8 莫芷;圖像與符號在視覺語境中的復合運用[D];清華大學;2013年
9 許瑋;圖像的觀念[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10 肖慧君;圖像如何敘事[D];武漢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866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6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