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風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5 22:11
本文關鍵詞:明代風災研究
【摘要】:風災作為自然災害的一種,在明代雖不能算上重大災害,但也不容小視。明前期,風災發(fā)生的頻率不高,至明中后期趨于頻繁,危害也愈加嚴重。在沿海地區(qū)因受季風影響,,易造成風災,多發(fā)生在秋季;而在內(nèi)陸北方,則易受西伯利亞高氣壓帶的影響,形成風霾,多發(fā)生在春、秋季節(jié)。 風災、風霾不僅吹毀房屋、淹沒農(nóng)田,而且還造成人口傷亡,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都受到損失,對明代的社會經(jīng)濟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影響社會安定。由于深受“災異天譴”觀的影響,為應對風災,明代統(tǒng)治者常采取祭祀修身、指陳時政、調(diào)整政策,整頓吏治等措施,來消弭天譴。這些措施對于明代政治格局的改變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風災和其它災害一樣,易被利用,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影響著明代政治格局的演進。
【關鍵詞】:明代 風災 風霾 危害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24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7
- 第一章 導論7-12
-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和學術回顧7-10
- 一、 選題意義7
- 二、 學術回顧7-10
- 第二節(jié) 研究內(nèi)容、方法和不足之處10-12
- 一、 研究內(nèi)容10
- 二、 研究方法10
- 三、 不足之處10-12
- 第二章 明代風災概述12-50
- 第一節(jié) 災情綜述12-44
- 一、 洪武——天順年間12-15
- 二、 成化——隆慶年間15-29
- 三、 萬歷——崇禎年間29-44
- 第二節(jié) 時空分布44-50
- 一、 時間分布特點44-48
- 二、 空間分布特點48-50
- 第三章 風霾50-69
- 第一節(jié) 災情綜述50-64
- 第二節(jié) 時空分布64-69
- 一、 時間分布64-66
- 二、 空間分布66-69
- 第四章 風災與明代政治社會69-87
- 第一節(jié) 風災的危害69-74
- 一、 風災導致人口傷亡和遷徙69-70
- 二、 風災對農(nóng)業(yè)和農(nóng)作物的破壞70-71
- 三、 風災導致財產(chǎn)和公共設施的損失71-74
- 第二節(jié) 風災與明代政局吏治74-82
- 一、 祭祀修身促進君臣自省74-76
- 二、 指陳時政促進政治清明76-78
- 三、 調(diào)整政策緩和社會矛盾78-80
- 四、 整頓吏治強化官員管理80-82
- 第三節(jié) 風災與明代政治斗爭82-87
- 一、 約束帝王監(jiān)督皇權的工具82-85
- 二、 充當政治斗爭的工具85-87
- 結語87-89
- 參考文獻89-93
- 致謝93-94
-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情況9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壽仙;明代北京的沙塵天氣及其成因[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于德源;;北京歷史上的風沙災害[J];城市問題;2008年06期
3 鄧輝,姜衛(wèi)峰;1463~1913年華北地區(qū)沙塵天氣序列復原及初步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4 滿蘇爾·沙比提;娜斯曼·那斯爾丁;陸吐布拉·依明;;南疆近60年來風災天氣及災度時空變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2年05期
5 徐海量,陳亞寧,李衛(wèi)紅,張銳;風災危險性評價—以塔里木盆地為例[J];干旱區(qū)地理;2003年03期
6 張青瑤,費杰;明清西北、華北黃土分布區(qū)沙塵天氣統(tǒng)計分析[J];干旱區(qū)研究;2004年02期
7 李增高;明代北京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續(xù)一)[J];古今農(nóng)業(yè);2001年03期
8 劉少群;黃澤文;陳麗佳;安舒穎;;廣東風災及其防治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9 李文海;中國近代災荒與社會生活[J];近代史研究;1990年05期
10 陳廣庭;北京沙塵暴史及治理對策 [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0年04期
本文編號:523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2378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