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家庭養(yǎng)老的社會基礎及制度保障
發(fā)布時間:2017-07-05 21:26
本文關鍵詞:唐代家庭養(yǎng)老的社會基礎及制度保障
更多相關文章: 唐代社會制度 自然經濟 孝親敬老 家庭養(yǎng)老
【摘要】:養(yǎng)老制度首先是一項經濟制度,或至少以經濟制度為核心,它的形成與一個時代的其他社會經濟現象息息相關,相輔相成。在唐代,以家庭養(yǎng)老為主要模式的養(yǎng)老機制與唐代倫理政治、小農經濟體制下的土地分配制度、稅收賦役和財產分配制度等都有著直接的關系,探索唐代各種經濟、政治、法律制度對于家庭養(yǎng)老模式的作用機制,揭示唐代養(yǎng)老制度的合理性與缺陷,是研究唐代社會與法律的一個視角,同時,,這一研究也可以為現代“居家養(yǎng)老”模式的進一步完善找到新的思路。
【關鍵詞】:唐代社會制度 自然經濟 孝親敬老 家庭養(yǎng)老
【學位授予單位】:煙臺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91.9;K2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12
- 第一節(jié) 唐代家庭的范圍8-9
- 第二節(jié) 家庭的主要作用9-12
- 一、 家庭成員提供養(yǎng)老服務9-10
- 二、 家庭為養(yǎng)老提供經濟支持10-12
- 第二章 唐代家庭養(yǎng)老模式的社會基礎12-22
- 第一節(jié) 家族式的社會組織結構12-16
- 一、 長者絕對權威12-14
- 二、 同宗關系與互濟互助14-16
- 第二節(jié)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16-19
- 一、 農業(yè)生產中父輩經驗的價值16-17
- 二、 自然經濟下的代際互動17-18
- 三、 貨幣經濟不發(fā)達制約養(yǎng)老模式18-19
- 第三節(jié) 家國一體的倫理政治模式19-22
- 一、 君父權威的同構19-20
- 二、 君父集權有益社會穩(wěn)定20
- 三、 養(yǎng)老敬老實現倫理與政治統(tǒng)一20-22
- 第三章 唐代家庭養(yǎng)老模式的制度保障22-34
- 第一節(jié) 以繼承制度為現實依據22-24
- 一、 唐代家庭繼承制度22-23
- 二、 家庭繼承對養(yǎng)老的影響23-24
- 第二節(jié) 以土地與稅賦等經濟制度為保障24-28
- 一、 土地所有制對家庭養(yǎng)老的根本保障24-26
- 二、 賦役制度與家庭養(yǎng)老26-28
- 第三節(jié) 弘揚孝親敬老文化28-31
- 一、 尊老與養(yǎng)老禮儀28-29
- 二、 統(tǒng)治者推行孝道29-31
- 第四節(jié) 設定罪名嚴懲棄老虐老31-34
- 一、 “不孝”的一般罪名31-32
- 二、 對官員要求更為嚴格32-33
- 三、 刑法中的存留養(yǎng)親33-34
- 第四章 唐代家庭養(yǎng)老模式的現代啟示34-38
- 第一節(jié) 唐代家庭養(yǎng)老模式的優(yōu)劣34-35
- 第二節(jié) 唐代養(yǎng)老模式的現實價值35-38
- 結語38-39
- 參考文獻39-40
- 致謝40-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柳俊杰;;“家國一體”與中國古代倫理政治分析[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6年06期
2 姚遠;養(yǎng)老:一種特定的傳統(tǒng)文化[J];人口研究;1996年06期
3 張安福;;兩稅法改革對唐代農村社會的影響[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劉興云;;淺議唐代的鄉(xiāng)村養(yǎng)老[J];史學月刊;2007年08期
5 孫家紅;龔汝富;;略論唐律的“不孝罪”[J];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李豐春;傳統(tǒng)旌表活動與基層社會的控制[D];上海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236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2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