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系金文書法藝術(shù)特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4-27 21:25
齊國為兩周時期重要的諸侯國,其文化、政治、藝術(shù)影響了周遭鄰近的小國。學者將齊國及其周邊的區(qū)域,劃分為“齊系”的范圍,并為東土系的代表,齊系文字的形成并不是在某一個時間,一次性形成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量變過程,沒有一個截然分開的時間質(zhì)變點。為了便于將齊系金文的書法藝術(shù)特色論述清楚,本論文從已公布的圖書資料中梳理出齊系諸國有青銅器銘文529件,并對齊系金文不同時期所呈現(xiàn)出的書法風格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五章:第二章,對齊系金文的時間、地域范圍和“齊系”概念中所包括的國家進行說明,并對“齊系”金文所存在內(nèi)部差異進行了概述。從書法藝術(shù)風格演變的角度對齊系金文進行了分期研究,即沿商期、宗周期、革新期和晚期。并對每一期的金文作品進行風格分類研究,共計14類,分別為豐腴凝重類、挺直瘦勁類、質(zhì)樸平實類、族徽類、圓潤遒美類、寬博壯觀類、典雅平和類、草率松散類、體態(tài)修長類、剛健清邁類、舒張豪放類、迂曲寬松類、兵器類和量器類。第三至六章,將收集到的材料按時間進行四分期,并從分期后的材料中挑選清晰完整,特征鮮明的金文拓片進行十四種風格分類。在各類風格中列舉具有典型風格的金文作品,進而分析其線條、字法和章法。第三...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保卣蓋銘
召卣蓋銘
召圜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新出陶量與量制初論[J]. 劉艷菲,王青,路國權(quán). 考古. 2019(02)
[2]東周齊國金文書法探頤[J]. 馮舒昌. 漢字文化. 2017(20)
[3]戰(zhàn)國文字源于西周俗體之疏證[J]. 陶曲勇. 長沙大學學報. 2017(03)
[4]滕州前掌大墓地的國族問題[J]. 方輝. 東方考古. 2016(00)
[5]金文書法藝術(shù)特征類分研究[J]. 胡長春. 書畫世界. 2016(05)
[6]先秦大篆書法風格賞析[J]. 郭禹池. 大眾文藝. 2011(16)
[7]西周金文書法的審美特征[J]. 朱志榮,劉莉. 甘肅社會科學. 2010(03)
[8]東周金文書法的審美特征[J]. 朱志榮,李三達. 藝術(shù)百家. 2009(06)
[9]商周金文與早期中國書法藝術(shù)[J]. 范毓周. 書畫世界. 2005(01)
[10]中國文字與書法的孿生[J]. 李學勤. 中國書法. 2002 (11)
碩士論文
[1]殷墟賓組甲骨文書法風格初探[D]. 陳亞楠.鄭州大學 2017
[2]商周青銅器銘文書法藝術(shù)[D]. 董文強.西北師范大學 2011
[3]先秦篆書的形式秩序建構(gòu)[D]. 莫鞠聰.廣西師范大學 2011
[4]戰(zhàn)國齊系銅器文字構(gòu)形研究[D]. 王雁君.陜西師范大學 2009
[5]殷商金文構(gòu)形分析[D]. 陳青峰.華東師范大學 2005
[6]西周早期金文字形書體演變研究與銅器斷代[D]. 王帥.陜西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49184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保卣蓋銘
召卣蓋銘
召圜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新出陶量與量制初論[J]. 劉艷菲,王青,路國權(quán). 考古. 2019(02)
[2]東周齊國金文書法探頤[J]. 馮舒昌. 漢字文化. 2017(20)
[3]戰(zhàn)國文字源于西周俗體之疏證[J]. 陶曲勇. 長沙大學學報. 2017(03)
[4]滕州前掌大墓地的國族問題[J]. 方輝. 東方考古. 2016(00)
[5]金文書法藝術(shù)特征類分研究[J]. 胡長春. 書畫世界. 2016(05)
[6]先秦大篆書法風格賞析[J]. 郭禹池. 大眾文藝. 2011(16)
[7]西周金文書法的審美特征[J]. 朱志榮,劉莉. 甘肅社會科學. 2010(03)
[8]東周金文書法的審美特征[J]. 朱志榮,李三達. 藝術(shù)百家. 2009(06)
[9]商周金文與早期中國書法藝術(shù)[J]. 范毓周. 書畫世界. 2005(01)
[10]中國文字與書法的孿生[J]. 李學勤. 中國書法. 2002 (11)
碩士論文
[1]殷墟賓組甲骨文書法風格初探[D]. 陳亞楠.鄭州大學 2017
[2]商周青銅器銘文書法藝術(shù)[D]. 董文強.西北師范大學 2011
[3]先秦篆書的形式秩序建構(gòu)[D]. 莫鞠聰.廣西師范大學 2011
[4]戰(zhàn)國齊系銅器文字構(gòu)形研究[D]. 王雁君.陜西師范大學 2009
[5]殷商金文構(gòu)形分析[D]. 陳青峰.華東師范大學 2005
[6]西周早期金文字形書體演變研究與銅器斷代[D]. 王帥.陜西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491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4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