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記憶與國家認同:明清河湟土司家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2 14:11
家譜是家族記憶和區(qū)域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下,邊地上層河湟土司也漸習詩書,開始廣泛纂修家譜。河湟土司通過在家譜中對祖先權貴、忠貞和純孝的形象塑造,強化了家族意識,彰顯了禮儀之家的身份,使家族正統(tǒng)性文化身份日漸清晰,逐漸融入地方社會,拓寬了其在王朝國家中的生存空間。
【文章來源】: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6)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土司群體家譜的歷史書寫功能
(一)宣揚國家道德,厘正社會風俗
(二)呈現(xiàn)區(qū)域權力共同體
(三)血緣親疏辨析,保障土司權力正常承襲
(四)補正史之不足
二、土司群體祖先記憶的建構
(一)顯貴
(二)忠貞
(三)純孝
三、國家認同觀念的體現(xiàn)
(一)對于儒家文化的認同
(二)多元信仰體系的建構
(三)遵崇國家權威
(四)勤于王事,屢為明清王朝征戰(zhàn)
四、余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土司家族與道教關系初探——以《建廣福觀碑記》《降母神祠廟記》及《碾伯重修真武廟記》為中心的考察[J]. 李勇進. 青藏高原論壇. 2018(01)
[2]試論中國土司國家認同的實質[J]. 彭福榮. 青海民族研究. 2016(04)
[3]國家認同建構中的歷史記憶問題——以對共有祖先的追述為視角[J]. 趙瓊. 中國政法大學學報. 2014(03)
[4]不被“整合”的向心力——民族走廊“國家化”研究[J]. 岳小國,陳紅.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2)
[5]蒙古族魯土司屬寺《敕賜感恩寺碑記》考釋[J]. 米德昉.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6]國家認同:清史研究的新視角[J]. 常建華. 清史研究. 2010(04)
[7]邊疆治理視野中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探析[J]. 李崇林. 新疆社會科學. 2010(04)
本文編號:3242984
【文章來源】: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6)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土司群體家譜的歷史書寫功能
(一)宣揚國家道德,厘正社會風俗
(二)呈現(xiàn)區(qū)域權力共同體
(三)血緣親疏辨析,保障土司權力正常承襲
(四)補正史之不足
二、土司群體祖先記憶的建構
(一)顯貴
(二)忠貞
(三)純孝
三、國家認同觀念的體現(xiàn)
(一)對于儒家文化的認同
(二)多元信仰體系的建構
(三)遵崇國家權威
(四)勤于王事,屢為明清王朝征戰(zhàn)
四、余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土司家族與道教關系初探——以《建廣福觀碑記》《降母神祠廟記》及《碾伯重修真武廟記》為中心的考察[J]. 李勇進. 青藏高原論壇. 2018(01)
[2]試論中國土司國家認同的實質[J]. 彭福榮. 青海民族研究. 2016(04)
[3]國家認同建構中的歷史記憶問題——以對共有祖先的追述為視角[J]. 趙瓊. 中國政法大學學報. 2014(03)
[4]不被“整合”的向心力——民族走廊“國家化”研究[J]. 岳小國,陳紅.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2)
[5]蒙古族魯土司屬寺《敕賜感恩寺碑記》考釋[J]. 米德昉.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6]國家認同:清史研究的新視角[J]. 常建華. 清史研究. 2010(04)
[7]邊疆治理視野中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探析[J]. 李崇林. 新疆社會科學. 2010(04)
本文編號:32429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4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