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傳主傾向:《史記》求真精神的新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1-01-23 09:57
《史記》的偏傳主傾向表現(xiàn)為同一事例在不同篇章的描寫中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但均有偏向傳主的傾向性,秦始皇生父疑案與"下宮之難"以及諸多事例可證明這一點。這種傾向性之所以出現(xiàn),是因為客觀史實本身具有爭議,史家被迫在求真不得的情況下作出了"妥善"處理。它體現(xiàn)了《史記》將求善精神融入求真之中的高超手段,從而展現(xiàn)出求真與求善相統(tǒng)一的中國史學特質(zhì)。
【文章來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偏傳主傾向的證明
二、偏傳主傾向出現(xiàn)的原因與《史記》的求真精神
三、小結(jié):偏傳主傾向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下宮之難”探析[J]. 白國紅. 史學集刊. 2006(02)
本文編號:2995019
【文章來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偏傳主傾向的證明
二、偏傳主傾向出現(xiàn)的原因與《史記》的求真精神
三、小結(jié):偏傳主傾向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下宮之難”探析[J]. 白國紅. 史學集刊. 2006(02)
本文編號:29950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9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