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元和年間科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0-23 06:53
【摘要】:唐朝是繼隋朝之后,科舉的奠基及成熟期。關于唐代科舉的研究,從制度本身到社會關聯(lián),從各別科目到資料匯編,方方面面都已經(jīng)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微觀層面的細致的斷代分析卻較為少見。本文擇取唐憲宗元和時期,以此探求具體時段科舉研究的方法。唐憲宗(778-820)在位十五年,一改安史之亂后,唐由盛轉(zhuǎn)衰的局面,使中唐社會出現(xiàn)中興的態(tài)勢,史稱“元和中興!倍涂婆e既是元和中興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元和中興文化層面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第一章,本論文主要從制舉和貢舉兩種考試形式出發(fā),對元和朝科舉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概述。除對科考詔令、考試試題、錄取情況等進行基本研究外,本文更著重形態(tài)研究,如科場的考試環(huán)境、考試的題目及來源、試策的內(nèi)容剖析、舉子的應試準備、考官的評判標準等。第二章,本文利用統(tǒng)計學的知識,對元和舉子的出身情況、籍貫分布情況以及入幕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研究,發(fā)現(xiàn)在縱向上,元和科舉與前朝相比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趨向和特點。如進士科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一家之中父子、兄弟或祖孫都進士及第的逐漸多了起來,甚至出現(xiàn)了支系繁多的“進士家族”;及第者的地域分布也越來越廣,出自江南道的人數(shù)激增,南北方的差距在逐漸彌合;在科舉的出路上,很多及第者走上了藩鎮(zhèn)幕僚的道路。第三章,以科舉為圓心,科舉與教育、史學、文學的關系為主體,來探究科舉與社會文化的多重互動關系,從科舉的角度尋求元和文化興盛的原因之一,在橫向上加深了對元和年間科舉的認識?傊,通過對元和這一短時段科舉狀況橫縱向的剖析,得以更為細致地了解唐代科舉史一個剖面;考察時至中唐,科舉的繼承和流變;而通過對科舉與元和文化之關系的考察,也可進一步加深對文化交互關系的認識。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242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24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暉;“愛民如子,尤恤煢獨”——唐賢官才子灩信陵史實鉤沉[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李暉;《劇談錄》及其作者史實考辨[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3 方勝;;晚唐詩人曹松生平事跡考略[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付慶周;;唐太宗之崇興儒學[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凌家民;略論唐代的科舉、任官制度與書法藝術[J];北方論叢;2000年04期
6 王偉;;進退之際:唐代士族與科舉取士制之關系及其影響[J];北方論叢;2010年05期
7 金瀅坤;;略論中晚唐科舉考試中的“五科”考試[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陳U,
本文編號:25519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5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