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作為思想和方法論
[Abstract]:......
【分類號】:K207.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景強;;從笛卡爾的方法到于連的策略[J];法國研究;2009年02期
2 王彥慧;;兩個漢學家打架[J];走向世界;2008年08期
3 趙毅衡;;爭奪孔子[J];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01期
4 劉笑敢;;中國哲學 妾身未明?——關于“反向格義”之討論的回應[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李春青;;為于連一辯——兼談對中國古代文化的闡釋立場與方法問題[J];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06期
6 劉連朋,穆子;西方漢學家關于古代漢語與中國古代哲學的關系研究述評[J];哲學動態(tài);2000年04期
7 劉毅青;王曉華;;為何迂回與如何介入?——簡評于連的漢學研究[J];哲學研究;2010年06期
8 劉毅青;;中國思想的內在性特征與創(chuàng)造根源——徐復觀論工夫體驗[J];北方論叢;2007年04期
9 大衛(wèi)·阿恰德;周曉亮;;中國哲學印象[J];哲學動態(tài);1989年06期
10 蒙培元;張岱年的中西哲學觀及其“綜合創(chuàng)新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連軍;;實證會計研究的方法與方法論:哲學基礎與研究范式[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朱松峰;;生命把握生命——狄爾泰哲學的方法論[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3 芮國強;;行政學研究的生態(tài)學取向及其方法論意蘊[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櫖幫;;中國學術界譯介瑞典漢學家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篇目匯編[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六輯)[C];2009年
5 史研;;第10屆國際邏輯、方法論和科學哲學大會[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6 高峰強;;論科學主義心理學方法論的確立[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7 趙宏;汪浩;;社會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復雜性、組織性及其方法論[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3卷)[C];1995年
8 王應云;唐建初;;漢語格律詩英譯方法論[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胡樂明;;工具理性主義及其批判——兼論經(jīng)濟理論的評價標準[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嚴躍成;阿肯江.托乎提;吉爾格;;談結構力學中的科學思維方法[A];第二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胡;法國漢學家弗朗索瓦·于連獲阿倫特獎[N];中華讀書報;2010年
2 秋葉;世界漢學家的盛會[N];中華讀書報;2001年
3 張銳;單槍匹馬的闖入者[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4 ;道家之“中西問題”[N];光明日報;2008年
5 世界宗教所 黃陵渝;以色列的著名漢學家(續(xù))[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6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 江怡;反思30年來我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研究[N];社會科學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王坤寧;以中國文化審視西方哲學[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8 譚慧穎;一本書和兩位學術巨子[N];中華讀書報;2010年
9 世界宗教所 黃陵渝;以色列的著名漢學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10 記者 劉蓓蓓;人民社打造名家哲學著作[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耘;中英文學交流語境中的漢學家大衛(wèi)·霍克思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2 陳永杰;早期現(xiàn)代新儒家直覺觀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雷德鵬;走出知識論困境之途[D];復旦大學;2005年
4 李克建;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與教育研究:方法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韓靜;對當代建筑策劃方法論的研析與思考[D];清華大學;2005年
6 潘小軍;艱難中前行[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7 馬立平;居民消費的定量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8 梁敏;協(xié)舉方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9 何越磊;沙堆模型復雜性現(xiàn)象及自組織臨界性系統(tǒng)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10 梁燕玲;比較教育實證分析范式的變遷及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學兵;高校國防教育實效性探析[D];中南大學;2006年
2 李兵;哲學解釋學對教育研究方法論的價值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善根;法社會學理論資源的梳理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文明;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論探析[D];湘潭大學;2005年
5 王永啟;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藝術論[D];中南大學;2005年
6 秦成柱;經(jīng)濟分析方法在行政法學研究中的運用[D];山東大學;2006年
7 曹偉;從關聯(lián)翻譯理論看翻譯的基本問題[D];山東大學;2009年
8 王利民;論胡適的實用主義方法論[D];湘潭大學;2002年
9 郭艷英;鄧小平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方法論與理論根據(j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劉俊;旅游景區(qū)項目開發(fā)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10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1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