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論士之興起及其社會歷史文化地位
[Abstract]:The origin of the Scholars always thinks tha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is true, but this problem still needs to be deeply explored. Because further research will find that the origin of the Scholars has emerged since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nly become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ncluding the Scholars class. In addition, due to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actor in Confucius' innovative social education system, scholars were shaped from old-style social and political servants into the role of the new typ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guardian.
【作者單位】: 大連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分類號】:K20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家和;從清儒的臧否中看《左傳》杜注[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2 虞萬里;上博簡、郭店簡《緇衣》與傳本合校補證(上)[J];史林;2002年02期
3 鄭殿華;論春秋時期的楚縣與晉縣[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牛秋實;劉師培學術思想研究綜述[J];許昌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葛志毅;周公攝政紀年考[J];中華文化論壇;200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彭華;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郜積意;劉歆與兩漢今古文學之爭[D];復旦大學;2005年
3 周粟;周代飲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寧全紅;《左傳》刑罰適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5 吳濤;論西漢的《z@梁》學[D];復旦大學;2007年
6 郭院林;從“以禮治左”到“援古經世”—清代儀征劉氏《左傳》家學研究[D];北京大學;2007年
7 張金梅;“《春秋》筆法”與中國文論[D];四川大學;2007年
8 劉延苗;章學誠史學哲學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何林波;晉國“剱禮”略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飛;魏晉《春秋》學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志毅;;重論士之興起及其社會歷史文化地位[J];管子學刊;2008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22849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8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