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佑政事與延攬民意:先秦時期社會傳播活動的功能考察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pre-Qin peri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holds that the initial soci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mainly bear the functions of "assisting government affairs" and "soliciting public opinion". Specifically, the main forms are "official Records", "official Letters", "collecting Wind", "Rural School discussions", and so on. These activities have or have shown the functions of mass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modern sense, showing vaguely the variety of characteristics of news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The public information of the society is organized, timely and public spread on a large scale, intertwined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atitudes, and the text produced by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present and later generations. This paper also reconsiders the issue of the time of the birth of Chinese journalism and the issue of standard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birth of the news industry should be marked by the birth of the news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t is not marked by the birth of "paper media".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K22;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公成;張岑;;甘肅近代新聞與傳播活動探蠡[J];絲綢之路;2010年10期
2 黃明心;“廣而告之”話郵票[J];上海集郵;2002年08期
3 胡雅娟;;言論觀點[J];對外大傳播;2005年01期
4 尹鉑;;展示傳播中“圍觀”的形成機理與應用探析[J];設計;2012年10期
5 劉韻涵;傳播社會學進入廣告理論與實踐的幾個問題[J];思想戰(zhàn)線;1995年02期
6 劉文科;;把我們的激情凝固成永恒的藝術[J];黃河之聲;2011年07期
7 呂木子;;試論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批評的規(guī)范與管理[J];中國電視;2009年10期
8 鄧名瑛;;從“生命邏各斯”到“意識形態(tài)邏各斯”——論倫理與傳播的契合及其發(fā)展[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9 聞娛,張翅;先秦時期傳播活動略論[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覃可霖;寫作傳播的開放系統(tǒng)研究[J];科學中國人;200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姜嶸;;愉快地玩 快樂地學——長寧區(qū)中小學生科普系列傳播活動[A];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第十九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11年
2 陳紅梅;;傳播與社會群體[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3 王應寬;;廣告發(fā)展趨勢的全方位審視[A];第5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曉麗;;愛達模式對生理學課堂教學的啟示和探索[A];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5 高小康;;文化市場與文學的發(fā)展[A];“都市文化學科建設論壇暨都市文化原理編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朱利榮;;流動宣傳放映車在科普傳播活動中的實踐與思考[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2008《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論壇暨第十五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江波;甘肅移動啟動“奧運有我更精彩”傳播活動[N];人民郵電;2007年
2 記者 鐘偉;我市啟動綠色手機文化創(chuàng)作傳播活動[N];德州日報;2010年
3 李嶺濤 游智宏;手機改變電視[N];中華新聞報;2007年
4 閔惠泉 中國傳媒大學;傳通與無法傳通[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記者 吉衛(wèi)華 實習生 磨勇蓮;西安網絡文明傳播工作榮登全國榜首[N];西安日報;2014年
6 本記;我市啟動“放飛夢想”綠色手機文化創(chuàng)作傳播活動[N];淄博日報;2010年
7 記者 李丹丹;堅決遏制各種非法出版?zhèn)鞑セ顒覽N];昆明日報;2011年
8 ;新疆“10大科技事件”、“10大科技傳播活動”、“10位優(yōu)秀科技人物”、“10個公眾關注的科技問題”評選結果[N];新疆日報(漢);2010年
9 寧夏青銅峽市攝協(xié)主席 李鵬;文藝培訓為我打開了一扇窗[N];中國藝術報;2014年
10 楊忠陽;體育營銷重在“精耕細作”[N];經濟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臧燕;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傳播活動解讀傳播對文化的建構作用[D];湘潭大學;2008年
2 姜慧;手機短信傳播活動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3 趙吉明;“菠蘿科學獎”科普傳播活動的項目化管理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李紅英;組織傳播視角下的學術性社會團體信息傳播活動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5 洪美云;娛樂傳播倫理問題研究[D];新疆大學;2007年
6 陳明s,
本文編號:22216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2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