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通電公文
本文選題:普通電報 + 民國時期。 參考:《四川檔案》2007年06期
【摘要】:正一、通電作為電報類公文通電,就是面向廣大范圍公開拍發(fā)的電報。電報類公文有通電、賀電、唁電、指示電和普通電報等。[1]通電是電報的一種。電報,在中國出現(xiàn)于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
[Abstract]:In the first place, the telegram, as a telegraph document, is an open telegram, which is open to the broad scope of the telegram. The telegram public documents are telegram, congratulatory, condolence, instruction and ordinary telegram, which is a kind of telegram. The telegram, which appeared in 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 for six years (1880 A.D.), is a kind of telegram.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明倫區(qū)文學院
【分類號】:K20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明德;;一九一五年唐繼堯任可澄致袁世凱漾電的考證[J];學術月刊;1980年11期
2 ;《續(xù)修安順府志訪稿》工業(yè)篇[J];貴州文史叢刊;1980年00期
3 孫林;康區(qū)烏拉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81年02期
4 樊美玉 ,段德仁;河南地方志纂修和藏書情況簡介[J];中州學刊;1981年01期
5 ;編后記[J];歷史檔案;1981年01期
6 張植華;清代至民國時期內蒙古地區(qū)蒙古族人口概況[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Z1期
7 孫思白;試論軍閥史的研究及相關的幾個問題[J];貴州社會科學;1982年06期
8 孫仁玉;; 雞大王(快板劇)[J];當代戲劇;1982年11期
9 王惠芳;;《紅樓夢》圖書資料展覽會簡介[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4期
10 麥致遠;陶宏開;;近代軍閥與辛亥革命[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戚厚杰;;民國時期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歷程及教訓[A];百年滄桑論香港——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2 王建革;;內蒙古草原傳統(tǒng)的游牧生態(tài)及其在近代之變遷[A];中國經(jīng)濟史上的天人關系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3 中國測繪學會40年回顧編寫組;;中國測繪學會40年——創(chuàng)業(yè)、曲折、復蘇、奮進、跨越的組曲[A];紀念中國測繪學會成立四十周年論文集[C];1999年
4 張瑾;;二三十年代“上海模式”對重慶城市的沖擊芻議[A];歷史科學與城市發(fā)展——重慶城市史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5 陳苗;;晉江僑鄉(xiāng)民俗特點之我見[A];福建僑鄉(xiāng)民俗——福建僑鄉(xiāng)民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3年
6 戴建兵;;淺議清末和民國時期錢莊、銀號和銀行的票據(jù)[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三輯)[C];1998年
7 羅來平;;斗山街——歷史文化地段保護與更新的典范[A];世界民族建筑國際會議論文集[C];1997年
8 趙庚奇;;地方志與兩個文明建設[A];北京歷史與現(xiàn)實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9 習五一;;民國時期北京社會風俗的變遷[A];北京與中外古都對比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0年
10 陳支平;;明清時期外省人口向福建的遷移[A];第七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涂克明 馬振犢;民國檔案與西部開發(fā)[N];中國檔案報;2000年
2 鄭海濱;民國時期江西檔案教育一瞥[N];中國檔案報;2000年
3 龐云;百年老字號 醫(yī)藥發(fā)展史[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4 謝世誠 伍野春 華國梁;民國時期的體育節(jié)[N];法制日報;2000年
5 嚴昌洪;近代商業(yè)學校教育的興起[N];光明日報;2000年
6 張艷華 章慕榮;民國時期的一場中外香煙大戰(zhàn)[N];團結報;2000年
7 本報記者 陸梅;展示民國時期的散文創(chuàng)作精粹[N];文學報;2000年
8 麻天祥;中西文化的互補與趨同[N];學習時報;2000年
9 劉偉見;追溯中國證券滄桑史[N];北京日報;2001年
10 記者 段東升;整理開發(fā)中國銀行歷史檔案項目順利完成[N];中國檔案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乃良;民國時期新桂系的廣西經(jīng)濟建設研究(1925—1949)[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徐建生;民國時期經(jīng)濟政策的沿續(xù)與變異(1912—1937)[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陸漢文;民國時期城市居民的生活與現(xiàn)代性(1928—1937)[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徐新建;民歌與國學[D];四川大學;2002年
5 王立艷;民國西藏法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6 韓秀桃;變革社會中的法律秩序[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7 程舒?zhèn)?舊中國國會興衰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薛其林;民國時期學術研究方法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李倩;民國時期契約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蘇新留;民國時期水旱災害與河南鄉(xiāng)村社會[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麗娜;民國時期福建對外醫(yī)藥交流初探[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0年
2 馮惠敏;中國近代的法律教育(1862—1937)[D];河北大學;2000年
3 金炫錫;江蘇省地權分配起因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閆團結;馮玉祥幕僚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5 劉玉梅;民國時期河北災荒研究[D];河北大學;2001年
6 陳有勇;民國時期行政訴訟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01年
7 谷桂秀;民國時期福建民營近代工業(y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8 李偉業(yè);論民事裁判及民事裁判文書的改革[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黃宗凱;民國時期自貢報業(yè)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10 閻希娟;民國西安城市地理初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0906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9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