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歷史論文 >

張家山漢簡所見西漢礦業(yè)稅收制度試析——兼談西漢前期“弛山澤之禁”及商人兼并農民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8-06-29 12:36

  本文選題:授田制 + 占租。 參考:《史學月刊》2003年03期


【摘要】:西漢前期工商業(yè)主通過授田制度獲得山川林澤等礦產資源的所有權,以“占租”的方式向國家交納定額稅。走上富貴之路。而授田制之下的個體農民,則因為實行按戶按頃征收以貨幣形態(tài)為主的定額田稅(租)制度而不可避免地成為工商業(yè)主的兼并對象,走上“賣田宅、鬻子孫”的破產流產之路。稅收制度是西漢前期“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的深層原因。
[Abstract]: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owners obtained ownership of mineral resources, such as mountain, river, forest, etc. Take the road of wealth. The individual farmers under the land grant system, becau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ota land tax (rent)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form of money, will inevitably become the merger object of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owners, and go on the road of bankruptcy and miscarriage of "selling farmland houses,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The tax system was the deep reason that the law was inferior to the merchant, the merchant was rich and noble, the farmer was poor and the farmer was poor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歷史系
【分類號】:K234;K877. 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碩民;《韓詩外傳》新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莊華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開發(fā)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何琳儀;新蔡竹簡選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汪高鑫;;論漢代公羊學的大一統(tǒng)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莊華峰;北朝時代鮮卑婦女的精神風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裘士京,張翅;略論兩漢察舉制度與人才選拔[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8 王兵,張征;試論莊子學派與宋玉的親緣關系[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李小波;從天文到人文——漢唐長安城規(guī)劃思想的演變[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鄧小南;“正家之法”與趙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羅運環(huán);;楚地出土簡帛與荊楚文化[A];史海偵跡——慶祝孟世凱先生七十歲文集[C];2005年

2 牟發(fā)松;;從“移風易俗”看秦漢對地方社會的控制[A];社會·歷史·文獻——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論[D];西北大學;2001年

2 王美鳳;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3 藍虹;中國土地產權制度演進的制度經濟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2年

4 錢永生;論墨子思想結構的生成[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6 崔銳;秦漢時期的女性觀[D];西北大學;2003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證[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8 修彩波;近代學人與中西交通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亞光;周代荒政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10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發(fā)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廈門為中心[D];廈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謙;中國古代親屬容隱制度述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朱宏斌;戰(zhàn)國秦漢時期中外農業(yè)科技文化交流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1年

3 張秀玉;儒道人性論與治國理論的關系[D];西北大學;2001年

4 于霞;戰(zhàn)國名實之辯的文化解釋[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5 溫慧輝;論秦漢婦女的較高地位及其原因[D];河南大學;2002年

6 韋峰;先秦城市空間格局研究[D];鄭州大學;2002年

7 丁祖高;論口供在刑事證據體系中的地位[D];蘇州大學;2002年

8 裘曉東;挪用公款罪若干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9 安瑛;清前期甘寧青區(qū)域的商業(yè)貿易[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劉慶;論李漁家班的演劇之路[D];上海戲劇學院;2002年



本文編號:20821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821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400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