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歷史論文 >

從《漢志》《隋志》《四庫全書》看經(jīng)史子集學術(shù)源流

發(fā)布時間:2018-05-09 21:49

  本文選題:《七略》 + 《漢書·藝文志》。 參考:《求索》2006年01期


【摘要】:中國古代典籍汗牛充棟,要了解中國古代學術(shù)源流的概況,應(yīng)該從古籍目錄入手。從《漢書·藝文志》、《隋書·經(jīng)籍志》、《四庫全書總目》這三部由官方統(tǒng)一組織編修的綜合性目錄上看,我們可以知道中國古代學術(shù)源流概況,領(lǐng)略經(jīng)、史、子、集四大部類著錄書籍的數(shù)量增多及其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大致脈絡(luò)。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ancient books are full of sweat.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ancient books catalogue. Judging from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catalogues compil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compiled by the official unified organization, we can know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the history, and the son, according to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catalogues of "the Art and Records of the Han Dynasty", "the Records of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Book of Sui Shu". Collection of the four major categories of books on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es in the general context.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qū)中文系 南開大學文學院 山東
【分類號】:K20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樹華;方麗萍;;從《漢志》《隋志》《四庫全書》看經(jīng)史子集學術(shù)源流[J];求索;2006年01期

2 紀健生;再釋《漢書·藝文志》總序“今刪其要”[J];史學史研究;2003年02期

3 陳曉云;;淺談《漢書·藝文志》對《隋書·經(jīng)籍志》的影響[J];新西部;2010年11期

4 朱曉鳳;;簡論儒學文獻的演變——《漢書·藝文志》與《隋書·經(jīng)籍志》之比較[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21期

5 高蕓;;從《漢書·藝文志》與《隋書·經(jīng)籍志》看小說的演進[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6 廖雨;;《漢書·藝文志》 《隋書·經(jīng)籍志》異同略論[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12期

7 陳方;《漢書·藝文志》評介[J];華夏文化;1998年02期

8 李遠龍;辨章學術(shù) 考鏡源流──《隋書·經(jīng)籍志》讀后[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S1期

9 張彩云;王玉桂;;《七略》、《漢書·藝文志》和《隋書·經(jīng)籍志》比較探析[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10 王智勇;《四庫全書總目》史部著錄史籍不足之原因[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秦仲和;;薩都剌和他的詞[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C];1994年

2 李華瑞;;四庫館臣對王安石及其變法的評議[A];宋史研究論文集第十輯——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屆年會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王嘉川;;胡應(yīng)麟論魏晉南朝史學——明代的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之一[A];“江淮地域與六朝歷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呂文郁;;諸子百家起源論述評[A];周秦社會與文化研究——紀念中國先秦史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王衛(wèi)婷;;魏晉南北朝時期州郡地志略述(摘要)[A];“江淮地域與六朝歷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榮;;論秦代國家的藏書與圖書[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方彥壽;;朱熹在武夷山著述考[A];朱熹與武夷山學術(shù)研討會專輯論文集[C];2004年

8 王錦貴;;遠覽《太史公書》 近用劉歆《七略》——《漢書·藝文志》產(chǎn)生背景鉤沉[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shù)前沿論叢(上)[C];2011年

9 戰(zhàn)佳陽;;《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中“房中”與“神仙”內(nèi)涵理解[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古文分會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史黨社;田靜;;秦與三晉學術(shù)的關(guān)系——以《尉繚子》、《韓非子》為例[A];秦文化論叢(第十一輯)[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熊鐵基;漢代對先秦典籍的全面改造[N];光明日報;2005年

2 黃愛平;《四庫全書》的編纂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N];光明日報;2004年

3 李偉國;《四庫全書》的集合性價值及其借助現(xiàn)代技術(shù)的提升[N];文匯報;2005年

4 王迎喜;我國古代圖書分類法[N];光明日報;2003年

5 李中華 趙成林;“屈原賦二十五篇”辨說[N];光明日報;2004年

6 陸發(fā)春;《四庫全書》的查閱與文獻檢索[N];光明日報;2004年

7 ;百年以來目錄編纂之盛事 有清一代文獻括存之大業(yè)[N];中華讀書報;2002年

8 張勁;“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N];中華讀書報;2003年

9 易平;《太史公書》“藏之名山”新解[N];光明日報;2004年

10 李永紅;淺議黨委辦公室秘書的素養(yǎng)[N];甘肅日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曉慶;《漢書·藝文志》詩賦略文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景新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宋代雜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柳燕;《四庫全書總目》集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白金;北宋目錄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5 夏南強;類書通論——論類書的性質(zhì)起源發(fā)展演變和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張曉麗;明清醫(yī)學專科目錄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7 李景文;劉向文獻編纂實踐與編纂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榮賢;歷代《漢書·藝文志》研究源流考略[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小芹;《漢書·藝文志》文獻學價值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3 尹海江;《漢書·藝文志》體例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徐大軍;《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存目提要辨證[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郭合芹;《四庫全書總目》史部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6 胡露;《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存目補正[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楊海廷;《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正史類”目錄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8 施寧華;《隋書·經(jīng)籍志》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9 侯素芳;《隋書·經(jīng)籍志》總集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申賓;中國早期小說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6754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6754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c81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