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與改造:中國歷史上與現(xiàn)實中的民間宗教問題
本文選題:民間宗教 切入點:下層民眾 出處:《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Abstract]:......
【作者單位】: 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分類號】:K20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濮文起;羅清論[J];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濮文起;劉儀順論[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李麗丹;;源同形異說差別:漢川善書與寶卷之比較[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濮文起;一套獨具特色的宗教思想體系——中國民間宗教理論探析[J];求索;2005年02期
4 濮文起;羅清論[J];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_g;晚清時期圣母圣心會在內(nèi)蒙古地區(qū)傳教活動研究(1865-1911)[D];暨南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維高;;《蒙古的宗教》一書譯成英文出版[J];蒙古學信息;1983年03期
2 車錫倫;《金瓶梅詞話》中的宣卷——兼談《金瓶梅詞話》的成書過程[J];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Z1期
3 宋錦生 ,趙志強;滿族民間宗教儀式中的單鼓音樂[J];中國音樂;1991年01期
4 趨捷;《中國民間宗教教派研究》即將出版[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3期
5 馬良文;中國民間宗教芻議[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1期
6 馬西沙;寶卷與道教的煉養(yǎng)思想[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3期
7 符均;民間宗教研究的新突破──《白蓮教探奧》評介[J];唐都學刊;1994年06期
8 湯立新;中國民間宗教:文化神與神文化[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3期
9 段建國;論民間宗教的道德觀[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10 車錫倫;清代民間宗教的兩種寶卷[J];蘭州學刊;1995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E.L.范德;萬明;;明代開國皇帝的社會整合——作為權(quán)威功能的正統(tǒng)觀念[A];明史研究第5輯——紀念李洵先生75誕辰專輯[C];1997年
2 嚴耀中;;試說“三教合一”的不同層面[A];“國家、地方、民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九屆中國社會史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梁庭望;;略論南方少數(shù)民族宗教的結(jié)構(gòu)和特征[A];宗教與民族(第貳輯)[C];2003年
4 郭志超;;閩客民間宗教差異的歷史文化解析[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5 ;農(nóng)村邪教滋生蔓延原因的分析[A];崇尚科學 關(guān)愛家庭 珍惜生命 反對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九次報告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6 郭太風;;家庭教會若干問題探討[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年會文集 (上)[C];2004年
7 王崗峰;;如何界定邪教[A];反邪教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尹虎彬;;河北民間表演寶卷與儀式語境研究[A];民間敘事的多樣性——民間文化青年論壇[C];2004年
9 游斌;王愛國;宮玉寬;;多元民族文化中的基督教:“基督教與云南少數(shù)民族”調(diào)查報告[A];宗教與民族(第叁輯)[C];2004年
10 ;《壯族麼經(jīng)布洛陀影印譯注》問世[A];宗教與民族(第叁輯)[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大人類學所所長、教授 馬戎;罪與孽 論中國的“法治”與“德治”[N];北京日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劉亞東;新疆旅游業(yè)當“借船出海”[N];中國文化報;2000年
3 周孝正(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建立管理與補償機制[N];經(jīng)濟參考報;2000年
4 一鳴;苗族的斗馬節(jié)[N];大眾科技報;2002年
5 韋成(自由學人);中西合璧吳經(jīng)熊[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6 宋曉賢;帶著唐詩旅行[N];北京日報;2003年
7 王麗珠;白族甲馬紙[N];云南日報;2003年
8 佘慧;《中國秘密社會》的理論意義與學術(shù)價值[N];中華讀書報;2003年
9 濮文起;天地門教[N];中國民族報;2004年
10 濮文起;八卦教[N];中國民族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梁景之;清代民間宗教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汪小洋;漢畫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4年
3 周軍;印光法師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4 曾維加;道教的社會傳播研究——以公元六世紀前巴蜀及中國北方為中心[D];四川大學;2004年
5 劉正平;宗教文化與唐五代筆記小說[D];復(fù)旦大學;2005年
6 楊毅;宗教與戲劇的文化交融[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劉海濤;透視中國鄉(xiāng)村基督教[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俊;中原豫、皖兩地民間宗教樂器“籌”的考察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2 何妍;民國時期東北民間宗教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周君文;中國古代小說與民間宗教[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達仁;湖南民間土地歌研究[D];湘潭大學;2003年
5 龍開義;湖南民間皮影戲研究[D];湘潭大學;2003年
6 張愛華;上海理教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7 額爾德木圖;敖包、文化記憶與游牧社會[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8 朱文廣;《夷堅志》報應(yīng)故事所見南宋民眾觀念與基層社會[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黃敏輝;從村鎮(zhèn)寺廟看浙江民間信仰的現(xiàn)狀[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10 田張霞;康熙年間江南地區(qū)社會教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6396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63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