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敦煌遺書看古籍形態(tài)的演變與發(fā)展
本文選題:敦煌遺書 切入點:古籍形態(tài) 出處:《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旋風裝"和"葉子"是古籍過渡時期的裝幀形態(tài)。文章在綜合考察敦煌遺書的有關史料和前賢成果的基礎上,探討了古籍"旋風裝"與"葉子"的演變軌跡和具體裝幀形態(tài)。
[Abstract]:"whirlwind" and "leaf" are the binding form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ancient books.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former sages of the Dunhuang testame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volution track and specific binding form of the ancient books "whirlwind dress" and "leaf".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
【分類號】:K870.6;K2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傳龍;;“旋風裝”版本匯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年03期
2 宋雪梅;;“龍鱗裝”與“旋風裝”考[J];美術觀察;2007年07期
3 方俊琦;;古籍形態(tài)“葉子”考[J];圖書館雜志;2011年05期
4 李致忠;;古書“旋風裝”考辨[J];文物;1981年02期
5 杜偉生;;從敦煌遺書的裝幀談“旋風裝”[J];文獻;1997年03期
6 張志清;林世田;;S.6349與P.4924《易三備》寫卷綴合整理研究[J];文獻;2006年01期
7 侯沖;;從鳳儀北湯天大理寫經(jīng)看旋風裝的形制[J];文獻;2012年01期
8 李致忠;吳芳思;;中國書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之二) 古書梵夾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的起源與流變[J];圖書館學通訊;198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勝強;;中國古代筆記小說中“茅山道士”形象的演變及成因[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趙連穩(wěn);;北京古代歷史特征[J];安康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葛信來;;北宋時期的洛陽士人[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汪國林;;試論宋仁宗朝前期文人雅集唱和活動與詩作[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曾祥波;從宋初政治的崇文傾向看宋詩氣質的形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張勁松;;宋人對《長恨歌》倫理的道德闡釋評議——兼論宋代對敘事詩的接受[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7 劉越峰;;歐陽修對“西昆體”態(tài)度辨析——兼論后期西昆作家創(chuàng)作風格的蛻變[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8 柳雨春;楊果;;宋代商業(yè)中女性境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肖東發(fā);陳慧杰;;敦煌石室遺書與中國書史研究[J];圖書與情報;1984年Z1期
10 盧競榮,王歡;宋朝的養(yǎng)生觀[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陳浩;;孝子丁蘭“刻木事親”形象的演化[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史金波;李進增;王效軍;羅豐;孫昌盛;彭金章;俄軍;楊福;胡愛玲;蘇東;索秀芬;李少兵;孫福喜;趙斌;杜建錄;馬升林;賀吉德;;中國藏西夏文獻綜述[A];西夏學(第二輯)[C];2007年
3 馮曉庭;;孫復《春秋尊王發(fā)微》初探[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4 石玉亭;曹聞民;;論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曲如意;孫文鐘;;試析宋代史料筆記中醫(yī)藥學資料的研究價值[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六屆醫(yī)古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劉小敏;;修裱技術行業(yè)的傳承與發(fā)展[A];檔案與文化建設:2012年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3 尹佳濤;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政治思考[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樂;宋代書籍編輯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5 李西亞;金代圖書出版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周常林;羅振玉與清末民初歷史文獻學[D];蘭州大學;2011年
8 鄒明軍;《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裴會濤;敕與北宋立法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成學;呂夷簡評傳[D];湘潭大學;2010年
2 歐陽秀敏;宋代占卜風氣中的士人行為與心態(tài)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徐文翔;《聊齋志異》酒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楓丹;論北宋雜劇優(yōu)語的歷史背景[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明明;府際視角下的北宋縣政[D];西北大學;2011年
6 韓迎迎;宋代藥材產地、市場及相關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任貴松;北宋黃河埽所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侯軍偉;宋代安全生產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李會芹;宋元話本中東京、臨安故事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葉蕾;謝枋得《文章軌范》綜合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傳龍;;“旋風裝”版本匯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年03期
2 宋雪梅;;“龍鱗裝”與“旋風裝”考[J];美術觀察;2007年07期
3 冶秋;;大理訪古記[J];文物;1961年08期
4 李致忠;;古書“旋風裝”考辨[J];文物;1981年02期
5 杜偉生;;從敦煌遺書的裝幀談“旋風裝”[J];文獻;1997年03期
6 李致忠;;敦煌遺書中的裝幀形式與書史研究中的裝幀形制[J];文獻;2004年02期
7 張志清;林世田;;S.6349與P.4924《易三備》寫卷綴合整理研究[J];文獻;2006年01期
8 李致忠;吳芳思;;中國書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之二) 古書梵夾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的起源與流變[J];圖書館學通訊;1987年02期
9 方俊琦;;從古籍形態(tài)的發(fā)展看現(xiàn)代圖書設計中的人文關懷[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王巨山;;文化民族主義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影響[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進寶;試論敦煌學及其研究對象——兼與林家平等同志商榷[J];甘肅社會科學;1988年05期
2 張彥珍;敦煌遺書S.4400《敦煌王曹鎮(zhèn)宅疏》新校并跋[J];甘肅社會科學;1998年05期
3 王政;敦煌遺書中生殖婚配喻象探討[J];敦煌研究;1998年03期
4 斯特克曼·米切爾 ,張元林;評《七世紀末中國的政治宣傳和思想意識》[J];敦煌研究;1990年04期
5 劉進寶;鄂登堡考察團與敦煌遺書的收藏[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8年01期
6 劉進寶;;敦煌寶藏是如何被盜的?[J];文史知識;1997年06期
7 伏俊連;;河西寶卷[J];文史知識;1997年06期
8 白化文;;中國紙文化中特有的“敬惜字紙”之現(xiàn)象[J];中國典籍與文化;2011年03期
9 李正宇;敦煌遺書一宗后晉時期敦煌民事訴訟檔案[J];敦煌研究;2003年02期
10 白化文;;讀王重民先生的《中國善本書提要》[J];博覽群書;2003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吳m#麓;國圖鎮(zhèn)館之寶的別樣滄桑[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邢宇皓;回溯中華文明漫漫長河[N];光明日報;2006年
3 深圳報業(yè)集團記者 陸云紅;多留遺產 少留遺憾[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支那;《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錄文考訂[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武漢強;敦煌祭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6274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62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