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咸陽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
本文選題:秦都咸陽 切入點:秦咸陽 出處:《考古與文物》200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Abstract]:......
【作者單位】: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
【分類號】:K20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慶柱;;漢長安城未央宮布局形制初論[J];考古;1995年12期
2 焦南峰,段清波;陜西秦漢考古四十年紀要[J];考古與文物;1998年05期
3 李自智;秦都雍城了城郭形態(tài)及發(fā)關(guān)問題[J];考古與文物;1996年02期
4 李自智;略論中國古代都城的城郭制[J];考古與文物;1998年02期
5 韓保全;秦阿房宮遺址[J];文博;199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小偉;;淺談盜墓對考古工作的危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2 徐衛(wèi)民;秦都雍城與晉都新田城的比較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3 郭曉華;李麗芳;;略論北魏平城文化[J];滄桑;2011年06期
4 李小波,李強;從天文到人文——漢唐長安城規(guī)劃思想的演變[J];城市規(guī)劃;2000年09期
5 林校生;;關(guān)于政治中心與中國政治史的初步思考[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方原;;東漢都城選址原因研究[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施仲謀;;文化教學體系構(gòu)想——中華文化教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J];國際漢語學報;2011年01期
8 余方平;皇甫謐等“契始封于商洛”說可以休矣——兼評商洛學者在此問題上的牽強附會[J];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9 李益彬;;從古都變遷的軌跡看中國古都發(fā)展的時代特征——評《從黃河時代到運河時代:中國古都變遷研究》[J];傳承;2010年30期
10 秦紅增;鄉(xiāng)村科技的推廣與服務(wù)——科技下鄉(xiāng)的人類學視野之一[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朱士光;;簡論歷史地理學對推進我國古代都城與城市研究的意義和作用[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九輯)——中國古都學會2002年年會暨長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司徒尚紀;許桂靈;;古都的歷史地理研究芻議——以廣州古都為例[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輯)——中國古都學會2003年年會暨紀念太原建成2500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馬世之;;新砦城址與啟都夏邑問題探索[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輯)——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李自智;;秦都咸陽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寧興;唐長安城市審美氣象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劉勛;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柳芳;城市與文學[D];蘇州大學;2011年
4 王軍;中國古都建設(shè)與自然的變遷——長安、洛陽的興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1年
5 高一農(nóng);漢賦專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6 梅新林;中國古代文學地理形態(tài)與演變[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久昌;古代洛陽都城空間演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軍;中國古都建設(shè)與自然的變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0年
9 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間結(jié)構(gòu)演變研究(1840-1949)[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李志紅;唐長安城市景觀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旭輝;秦都移異與秦的崛起和統(tǒng)一[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朱曉艷;明代兩京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陰文燕;農(nóng)村從土葬到火葬的道德理由探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梅;隋唐至明清時期延安城市歷史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胡耀飛;南唐兩都制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婧;洛陽與韓孟詩派[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嚴秋水;隋唐時期汴州的發(fā)展[D];遼寧大學;2011年
8 徐團輝;韓都城變遷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9 羅薇;古代贛州城市發(fā)展史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0年
10 吉星;曲江與唐詩創(chuàng)作[D];寧波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唐金裕;;西安西郊漢代建筑遺址發(fā)掘報告[J];考古學報;1959年02期
2 劉慶柱;;論秦咸陽城布局形制及其相關(guān)問題[J];文博;1990年05期
3 陶正剛;葉學明;;古魏城和禹王古城調(diào)查簡報[J];文物;1962年Z1期
4 群力;;臨淄齊國故城勘探紀要[J];文物;1972年05期
5 韓偉;;鳳翔秦公陵園鉆探與試掘簡報[J];文物;1983年07期
6 丘剛;北宋東京三城的營建和發(fā)展[J];中原文物;199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自智;秦都咸陽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J];考古與文物;2003年02期
2 李令福;論秦都咸陽西城東郭說之不能成立[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01期
3 李虎;秦都咸陽研究中各家觀點淺說[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4 時瑞寶;秦都咸陽相關(guān)問題探討[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02期
5 韓建華;秦咸陽城郭形態(tài)的再探討[J];文博;2002年04期
6 張沛;秦咸陽城布局及相關(guān)問題[J];文博;2003年03期
7 徐衛(wèi)民;秦都咸陽城郭之再研究[J];文博;2003年06期
8 時瑞寶;秦咸陽相關(guān)問題淺議[J];人文雜志;1999年05期
9 劉慶柱;;秦都咸陽幾個問題的初探[J];文物;1976年11期
10 李令福;秦都咸陽興起的歷史地理背景[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自智;;秦都咸陽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李令福;;論秦都咸陽的城郊范圍[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王學理;;秦都咸陽考古的回顧與研究述略[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李虎;;秦都咸陽人口數(shù)量分類研究[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李令福;;秦都咸陽興起的歷史地理背景[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六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莒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6 李令福;;西安古都的四大城址及其變遷的地理基礎(chǔ)[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后記[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蔣文孝;;試論秦都宮殿建筑裝飾及特點[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9 朱士光;;關(guān)于秦都城咸陽及秦文化研究的幾點見解[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辛加龍;;咸陽市文物情況介紹[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煥亭;歷史上咸陽人創(chuàng)造的人文精神[N];西部法制報;2005年
2 記者 王軍政;我市隆重表彰首屆“感動咸陽”道德模范[N];咸陽日報;2008年
3 王培建 周 宏 鄒貞元 王 梅;咸陽:質(zhì)量春風蕩古城[N];中國質(zhì)量報;2005年
4 陜西記者站 王曉民;咸陽加大旅游招商力度[N];中國旅游報;2003年
5 景永君邋魏鋒;咸陽煙草三季度利潤突破兩億元[N];咸陽日報;2008年
6 李養(yǎng)峰;中國咸陽·日本宇治第七屆集郵聯(lián)展開展[N];中國郵政報;2004年
7 齊宇強 曹飛;咸陽 已成為海內(nèi)外客商投資興業(yè)的寶地[N];陜西日報;2010年
8 通訊員李全社;咸陽渭河三號橋工程正式開工[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3年
9 ;關(guān)于咸陽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N];咸陽日報;2009年
10 記者 張同武 通訊員 馬亞鋒;咸陽工商“三個代表”教育實打?qū)峓N];中國工商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久昌;古代洛陽都城空間演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仇立慧;古代黃河中游都市發(fā)展遷移與環(huán)境變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瑞;唐宋都城空間形態(tài)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潘明娟;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施文鑫;基于產(chǎn)業(yè)集聚視角的西安都市圈小城鎮(zhèn)發(fā)展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9年
6 周旗;關(guān)中平原土壤水環(huán)境變化與植被建設(shè)[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斌正;西安都市圈內(nèi)咸陽城市空間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2 侯軍峰;咸陽商行個人金融業(yè)務(wù)營銷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3 梁藝樺;區(qū)域旅游合作競爭演化及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4 伍鈞鈞;杜甫旅食京華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5 常亞鋒;咸陽石油鋼管鋼繩廠技術(shù)創(chuàng)新模式及激勵措施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6 劉靜;關(guān)中西部蘋果林地和耕地土壤微形態(tài)特征研究及對比[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燕;古代黃河中游環(huán)境變化和災(zāi)害對于都市遷移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高春;基于GIS的城市生態(tài)防洪體系研究與應(yīng)用[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9 王果然;秦遷都與強盛之關(guān)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方原;東漢洛陽歷史地理若干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942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9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