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一統(tǒng)志》西部西藏“阿里”四至與寺廟城邑考
本文關(guān)鍵詞: 西部西藏 大清一統(tǒng)志 寺院 出處:《西藏研究》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大清一統(tǒng)志》是清朝官修地理總志。從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前后編撰過3部:康熙《大清一統(tǒng)志》、乾隆《大清一統(tǒng)志》、《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譚其驤的《清代西藏歷史地圖》對《大清一統(tǒng)志》"西藏"條下若干西部西藏部分地名做了定位,但仍存在一些錯誤。根據(jù)古今中外諸多史料對譚其驤清代歷史地圖存在的錯誤進行勘校,可對從事西部西藏史的研究者提供有益參考,也有助于推進西部西藏歷史的深入研究。
[Abstract]:From the twenty-fifth year (1686)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22th year (1842) of Daoguang, there were three books compiled before and after: Kangxi, Qianlong, Qianlong, Jiaqing, and Jiaxing. Tan Qixiang's "Historical Map of Tibet in the Qing Dynasty" orientated a number of places in western Tibet under the "Records of the Great Qing Dynasty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ibe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mistakes. According to many historical data of ancient, modern and Chinese history, the mistakes in Tan Qixiang's historical map of the Qing Dynasty can be explored, which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ers engaged in the history of Tibet in western China, and also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ibet in the west of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
【分類號】:K24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閻光亮;《大清一統(tǒng)志》的纂輯[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02期
2 巴兆祥;論《大清一統(tǒng)志》的編修對清代地方志的影響[J];寧夏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3 李大海;嘉慶《重修大清一統(tǒng)志》辨誤一則[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5年04期
4 學舟;;嘉慶重修《大清一統(tǒng)志》勘誤一則[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7年04期
5 李德龍;;《大清一統(tǒng)志》的編修與知識分子的經(jīng)世[J];考試周刊;2009年08期
6 張鑫敏;;《大清一統(tǒng)志》中“滋生男婦大小”考——以江蘇為例[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12年03期
7 喬治忠;《大清一統(tǒng)志》的初修與方志學的興起[J];齊魯學刊;1997年01期
8 秦麗娜,季秋華;彌足珍貴的康熙本《大清一統(tǒng)志》[J];圖書館建設;2001年06期
9 王稼句;;橘社往事[J];書屋;2012年01期
10 羅盛吉;吳雪娟;;康熙《大清一統(tǒng)志·黑龍江圖》考釋[J];滿語研究;2009年0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艷玲;三部《大清一統(tǒng)志》的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烏云;清近代烏喇特三公旗人文地理變遷[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3 朝魯蒙;蒙旗與債務[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49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4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