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大疫的時空分布及其規(guī)律研究
本文關鍵詞: 歷史大疫 時空分布 災害鏈 出處:《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文章從甲骨文、二十五史、十三經(jīng)、古醫(yī)書、筆記和雜錄、地方志、類書中,獲取了中國歷史大疫385條(公元前13世紀至1911年)。進而,對385條疫情的烈度進行定量分級,分析中國歷史大疫的時間分布、空間分布,并提出了一些規(guī)律性見解:在歷史上中國是大疫頻繁發(fā)生的國家;3000多年大疫史上有兩個活躍期(公元2~3世紀、16~19世紀),且有愈后愈多之勢,從百年一遇,到數(shù)十年一遇、數(shù)年一遇;東部多,西部少,以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為最甚;存在著災害鏈,有旱—疫、澇—疫、饑—疫等10多種災害鏈。
[Abstract]:From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25 history, 13 classics, ancient medical books, notes and miscellaneous records, local chronicles, and similar books, 385 articles of the great epidemic in Chinese history (13th century BC to 1911) were obtained. The intensity of 385 epidemic cases was classified quantitatively, the time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pidemic in Chinese history were analyzed, and some regular opin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history, China was a country where the epidemic occurred frequently; There are two active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the epidemic over 3000 years (the 2nd century AD, the 3rd century, the 1600th century,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more and more, from once in a hundred years, once in decades, once in a few years; There are more in the east and less in the west,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re are 10 kinds of disaster chain, such as drought-epidemic, waterlogging-epidemic, hunger-epidemic and so on.
【作者單位】: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9471004)
【分類號】:K207
【正文快照】: 1 概況作者查閱了甲骨文、二十五史、《尚書》和《左傳》等十三經(jīng)、《傷寒論》和《瘟疫論》等15部古醫(yī)書、《履園叢話》和《右臺仙館筆記》等7種筆記和雜錄、《浙江通志》和《順天府志》等94種地方志,以及《古今圖書集成》和《玉!返10部類書,共查檢到中國歷史大疫385條。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牛建林;夫婦婚齡差對預期喪偶期的影響研究——從1990年北京地區(qū)夫婦婚齡差看老年喪偶[J];人口與經(jīng)濟;2002年03期
2 袁延勝;東漢初年和末年人口數(shù)量[J];南都學壇;2004年03期
3 王均,陳向東;兩漢時期人口數(shù)據(jù)庫建設與GIS應用探討[J];測繪科學;2001年03期
4 王子今;四川竹枝詞客家文化史料研究[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蘭虹,馮濤;路徑依賴的作用: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建立與演進[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2年02期
6 曹玲;明清美洲糧食作物傳入中國研究綜述[J];古今農(nóng)業(yè);2004年02期
7 路偉東;清代陜西回族的人口變動[J];回族研究;2003年04期
8 王慶成;晚清華北的集市和集市圈[J];近代史研究;2004年04期
9 袁延勝;東漢戶口總數(shù)之謎試析[J];南都學壇;2003年02期
10 吳滔;關于明清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和農(nóng)業(yè)災荒發(fā)生的初步研究[J];農(nóng)業(yè)考古;199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涂敏華;歷代都邑賦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2 郭志強;中國古代通俗小說傳播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3 吳建華;明代官冗與官缺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4 朱圣鐘;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區(qū)歷史經(jīng)濟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5 馬福云;當代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藍虹;中國土地產(chǎn)權制度演進的制度經(jīng)濟分析[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2年
7 張小燕;西北地區(qū)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規(guī)律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3年
8 宋乃平;農(nóng)牧交錯帶農(nóng)牧戶土地利用選擇機制及其環(huán)境效應[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9 李德元;明清中國國內(nèi)的海洋移民[D];廈門大學;2004年
10 張崇旺;明清時期自然災害與江淮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的互動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秦元紅;清朝前期的戶籍管理與科舉教育[D];南昌大學;2007年
2 占釗平;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江西戶政[D];南昌大學;2007年
3 白楊;論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變遷[D];遼寧大學;2007年
4 楊,;域外引種作物本土化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7年
5 曹玲;美洲糧食作物的傳入、傳播及其影響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6 李愛軍;我國封建社會時期農(nóng)作物地域推廣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探討[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蔡超;兩周時期齊魯兩國聚落形態(tài)研究[D];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劍倜;唐山地震后的傷員救護和衛(wèi)生防疫[J];文史精華;1994年04期
2 ;赤壁之火究竟是誰放的[J];河南消防;1995年06期
3 梅莉,晏昌貴;關于明代傳染病的初步考察[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5期
4 戴景羲;赤壁之火是誰放的?[J];安徽消防;1996年04期
5 曹樹基;鼠疫流行與華北社會的變遷(1580—1644年)[J];歷史研究;1997年01期
6 戴景羲;赤壁之火是誰放的?[J];山東消防;1997年02期
7 張劍光,鄒國慰;略論兩漢疫情的特點和救災措施[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8 朱建明;從逐疫文化現(xiàn)象談良渚文化的衰落[J];南方文物;1999年04期
9 周健明;我的第一個職務[J];理論與創(chuàng)作;1999年03期
10 徐德培;難道希望大災后有大疫[J];咬文嚼字;199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樹基;李玉尚;;歷史時期中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兼論傳統(tǒng)時代的“天人合一”觀[A];中國經(jīng)濟史上的天人關系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2 林健;周煜;周蛟;王菁;趙蕾;李秋菊;;從北京CVI988/Rispens冷凍苗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看GMP標準的重要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曹永長;馬靜云;覃健萍;畢英佐;;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孫關龍;;中國歷史大疫的時空分布及其規(guī)律研究[A];地理教育與學科發(fā)展——中國地理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5 吳玉華;;黑龍江省災區(qū)流行性出血熱防制的研究[A];預防醫(yī)學學科發(fā)展藍皮書——2002卷[C];2002年
6 羅才文;;母豬十大疫病性繁殖障礙癥及防制對策[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7 ;前言[A];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SARS研究論文集[C];2003年
8 高思華;王春乙;張楠;馬曉北;胡春宇;劉延華;王建林;劉玲;錢栓;傅士垣;許家松;;北京地區(qū)SARS流行與自然氣候變化的相關性研究[A];中醫(yī)藥防治SARS學術交流專輯[C];2003年
9 唐振柱;林玫;曾峻;董柏青;李翠云;王鳴柳;譚冬梅;權怡;龔健;;廣西14起學校重大傷寒副傷寒疫情分析[A];廣西微生物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邢藝舟;;急救中心如何應對突發(fā)事件[A];2003全國SARS防治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龍公 通訊員 方羽 李江帆;我省建設動物疫病防治快速反應系統(tǒng)[N];湖北日報;2000年
2 伍法同;從蠻荒到文明[N];云南政協(xié)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田鷹;保險套:花小錢防大疫[N];中國婦女報;2001年
4 記者 黃辛;我國完成三種病原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N];科學時報;2001年
5 省衛(wèi)生防疫站 潘亮;大災之后防大疫 重點要防鉤體病[N];福建科技報;2002年
6 邢臺市獸醫(yī)院 邢蘭君;冬初重點防豬這些病[N];河北科技報;2002年
7 記者鄭靈巧;性病艾滋病將綜合監(jiān)測[N];健康報;2002年
8 鄭靈巧;災情疫情網(wǎng)絡快遞[N];健康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夏金彪;國內(nèi)抗艾藥物謀求上市 藥監(jiān)局“第一時間”速批[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2年
10 記者原國鋒;進一步提高動植物檢疫執(zhí)法水平[N];人民日報;2002年
,本文編號:14718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47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