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后日本人“中國觀”的歷史流變
本文關鍵詞:二戰(zhàn)后日本人“中國觀”的歷史流變 出處:《學術交流》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觀 日本人 日本 中國認識 二戰(zhàn)后
【摘要】:"日本人的中國觀"屬于民間層面對中國的認識,"日本的中國觀"則屬于政府層面對中國的認識。二戰(zhàn)后的日本(人)中國觀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1.邦交斷絕期(1945—1971年)。日本政府在冷戰(zhàn)環(huán)境和意識形態(tài)下對華采取對立、政經(jīng)分離的政策,而民間的主流意識認為,發(fā)展日中友好是日本爭取民族獨立和實行民主政治的保障,反省戰(zhàn)爭罪惡則是日中友好的基礎。2.邦交正常期(1972—1995年)。日本政府重視對華經(jīng)濟合作,以友好和利益共存為基調(diào),民間層面的中國觀也受其良性影響,普遍對中國抱有好感,兩國之間成功地建立了近代以來的最良好關系。3.邦交轉型期(1996—2014年)。日本政府困惑于應該如何應對日益強大的中國,且不斷涌現(xiàn)新民族主義思潮,導致國民層面的中國觀受到負面影響,對中國的印象不斷惡化。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K207.8
【正文快照】: 一、引言早在1980年代初野村浩一就指出:日本的近代歷史是一段對“中國認識失敗的歷史”,并清醒地認為,對該歷史認識的失敗“即使現(xiàn)在也無法說發(fā)生了基本的變化”[1]47。誠如其所言,泡沫經(jīng)濟破滅后的日本在經(jīng)歷了連續(xù)20年的經(jīng)濟停滯后,國內(nèi)蔓延著“應在亞洲和世界恢復失去的影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包霞琴;從“脫亞”、“入亞”看日本的亞洲觀[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2 馬場公彥 ,陳都偉;戰(zhàn)后日本論壇的中國觀變遷——從《世界》雜志的相關報道中所看到的[J];開放時代;2002年05期
3 王卓宇;;淺議日本人中國觀的變遷及其原因[J];隴東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田慶立;;二戰(zhàn)后日本政界的中國觀[J];日本問題研究;2009年04期
5 李閣楠;日本從“脫亞”到“歸亞”[J];日本學刊;1994年03期
6 嚴紹湯;20世紀日本人的中國觀[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1999年02期
7 周維宏;;日本近代以來對華認識研究現(xiàn)狀分析[J];日本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時勝勛;;地緣文明視角與當代東亞文論[J];東方叢刊;2008年04期
2 王毅;;百年來西方中國觀的研究綜述[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沈影;;試析俄羅斯第一任總統(tǒng)葉利欽的中國觀[J];俄羅斯學刊;2015年01期
4 王卓宇;;淺議日本人中國觀的變遷及其原因[J];隴東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王美平;;甲午戰(zhàn)爭前后日本對華觀的變遷——以報刊輿論為中心[J];歷史研究;2012年01期
6 劉文萱;;村上春樹眼中的中國——淺析村上春樹的對華認識[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7 田慶立;;日本“亞洲身份”構建的困境及其抉擇[J];日本學刊;2009年01期
8 何為民;;《脫亞論》解讀過程中的誤區(qū)[J];日本學刊;2009年04期
9 陸俊元;日本安全戰(zhàn)略中的地緣政治因素[J];鐵道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3期
10 錢昕怡;;“國亡生活在”——長谷川如是閑的中國游記及其中國觀[J];日本問題研究;201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程銘;近代以來日本的地緣政治思想與地緣戰(zhàn)略選擇[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云燕;社會建構主義與東亞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D];復旦大學;2004年
3 靳叢林;竹內(nèi)好的魯迅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管秀蘭;邦交正;詠淼娜毡緦θA認識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穎;日本在亞洲實踐多邊主義的原因及困境探析[D];湘潭大學;2010年
2 趙志群;近代“日本中國學”與日本侵華戰(zhàn)爭[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3 任珂;地區(qū)合作視野下的中國與東亞共同體構建[D];河南大學;2011年
4 李會麗;日本新民族主義探析[D];吉林大學;2011年
5 杜凱凱;簡論日本戰(zhàn)后“反戰(zhàn)文學”的曖昧性[D];鄭州大學;2011年
6 彭文平;日本對東盟的經(jīng)濟援助及其政治化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7 孫立春;芥川龍之介的中國認識[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8 張新萍;清末民初30年間山東人的日本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曹國偉;日本游記中的晚清中國印象[D];暨南大學;2008年
10 羅曉紅;近代日本亞洲觀的演變及其特點[D];暨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運祥;日本社會對華心態(tài)析論[J];東南亞研究;2005年01期
2 金熙德;;21世紀日本外交的抉擇[J];國際政治研究;2008年01期
3 嚴紹■;戰(zhàn)后60年日本人的中國觀[J];日本研究;2005年03期
4 王屏;論日本人“中國觀”的歷史變遷[J];日本學刊;2003年02期
5 史桂芳;;簡論近代日本人中國觀的演變及其影響[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夏剛;;日本對華觀的深層情結和心路[J];世界知識;2007年09期
7 屈彩云;;從《中央公論》看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后日本人的中國觀[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01期
8 嚴紹湯;20世紀日本人的中國觀[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1999年02期
,本文編號:13285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2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