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xiāng)厲到無祀:基于閩西四保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7-12-07 14:28
本文關鍵詞:從鄉(xiāng)厲到無祀:基于閩西四保的考察
【摘要】:厲祭在我國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xiàn),但當時主要流行于社會上層。此后,歷代王朝大多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不過,直到明代才開始按照"里"為單位設置厲壇,從而將厲祭推行到了鄉(xiāng)村,開啟了厲祭"庶民化"的趨勢。至清代,"分壇"的出現(xiàn)使得厲祭在鄉(xiāng)村中更為普遍,其意義也隨之產(chǎn)生了變化。今天所看到的閩西四保鄉(xiāng)村中的"無祀"習俗,正是由此而來。此個案展示出禮化為俗的過程,為理解中國歷史上的禮俗互動問題提供了線索。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歷史系;
【分類號】:K892.9
【正文快照】: 很高興有機會和各位就禮俗互動這個主題進行交流。今天談的這個題目,是基于我自己在閩西四保所做的研究,我在當?shù)刈鎏镆暗倪^程中,接觸到有關“厲”的一些很有趣的民俗現(xiàn)象。田野結束后,我通過查找文獻,追溯這種習俗的起源及其進入鄉(xiāng)村的歷史過程。后來我認識到,這一過程乃是中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占華;城隍信仰與明清政治[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2627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6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