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科學觀新論
發(fā)布時間:2020-11-05 23:31
弗蘭西斯·培根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是一位開啟時代的人物,四個世紀前,他用“知識就是力量”的宣言廓清了束縛人類智慧的種種假相,把久受經院哲學困擾的近代科學從思辨引回到自然之上,自他肇始,人們把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與幸福美好的生活賦予了內在統(tǒng)一。由于過分關注培根哲學的叛逆性,人們逐漸忽略了時代、信仰、政治等因素在培根思想中留下的印記,在學術界對培根思想長達幾個世紀的研究中,培根科學觀被大體上定義為一種拒斥宗教信仰,鼓勵對自然進行無情征服與駕馭的機械唯物主義科學觀。 對西方思想史與培根著作的深入研究促使本文以全新的視野來重新審視培根科學觀,通過對培根的科學方法論、培根科學觀的宗教旨蘊和女性主義培根批判的反思三個問題的分析與解讀,本文認為,培根真正持有的是一種歷史轉折時期多內涵的科學觀,歷史的復雜性、思想的多維性共同造就了培根科學觀的豐富內涵。
【學位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D09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培根科學觀研究概述
1.1 培根生平簡介
1.2 西方學術界對培根科學觀的傳統(tǒng)看法
1.3 我國學術界對培根科學觀的看法
1.4 當代西方學術界對培根科學觀的看法
1.5 培根科學觀的研究缺陷
1.6 重新解讀培根科學觀的意義
2 培根的科學方法論
2.1 培根科學方法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2.2 培根的科學方法論
2.3 小結
3 培根科學觀的宗教旨蘊
3.1 培根宗教觀概述
3.2 “知識就是力量”的宗教旨蘊
3.2.1 “知識就是力量”的傳統(tǒng)理解
3.2.2 “偉大復興”的宗教內涵
3.2.3 “知識就是力量”的宗教旨蘊
3.3 培根自然觀的宗教旨蘊
3.3.1 統(tǒng)治自然的合法性與神圣性
3.3.2 統(tǒng)治自然的宗教尺度
3.4 科學烏托邦的宗教旨蘊
3.4.1 《新大西島》的科學烏托邦設計
3.4.2 新大西島的宗教意蘊
3.5 小結
4 培根科學觀的女性主義解讀與反思
4.1 女性主義的培根科學觀解讀
4.1.1 培根與父權科學的淵源
4.1.2 女性主義的父權科學批判
4.2 對女性主義培根批判的反思
4.2.1 培根的理性科學觀
4.2.2 培根科學觀的有機論色彩
4.3 小結
5 結論
6 致謝
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2346
【學位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D09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培根科學觀研究概述
1.1 培根生平簡介
1.2 西方學術界對培根科學觀的傳統(tǒng)看法
1.3 我國學術界對培根科學觀的看法
1.4 當代西方學術界對培根科學觀的看法
1.5 培根科學觀的研究缺陷
1.6 重新解讀培根科學觀的意義
2 培根的科學方法論
2.1 培根科學方法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2.2 培根的科學方法論
2.3 小結
3 培根科學觀的宗教旨蘊
3.1 培根宗教觀概述
3.2 “知識就是力量”的宗教旨蘊
3.2.1 “知識就是力量”的傳統(tǒng)理解
3.2.2 “偉大復興”的宗教內涵
3.2.3 “知識就是力量”的宗教旨蘊
3.3 培根自然觀的宗教旨蘊
3.3.1 統(tǒng)治自然的合法性與神圣性
3.3.2 統(tǒng)治自然的宗教尺度
3.4 科學烏托邦的宗教旨蘊
3.4.1 《新大西島》的科學烏托邦設計
3.4.2 新大西島的宗教意蘊
3.5 小結
4 培根科學觀的女性主義解讀與反思
4.1 女性主義的培根科學觀解讀
4.1.1 培根與父權科學的淵源
4.1.2 女性主義的父權科學批判
4.2 對女性主義培根批判的反思
4.2.1 培根的理性科學觀
4.2.2 培根科學觀的有機論色彩
4.3 小結
5 結論
6 致謝
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吳小英;科技發(fā)展的性別分析[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6年04期
2 馬云澤;論培根“知識就是力量”及其現(xiàn)實意義[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6期
3 周昌忠;培根的科學技術社會理論[J];自然辯證法通訊;1996年04期
4 劉兵,曾南燕;女性主義與科學史[J];自然辯證法通訊;1995年04期
本文編號:28723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87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