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自由主義經濟思路的變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何卓恩;;“民本”與“民主”之間的晚清“民權”觀念[J];貴州社會科學;2012年01期
2 章清;;中國自由主義的“正名”——戰(zhàn)后自由主義的浮現及其意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何卓恩;;辛亥革命時期“主義”共生現象探析[J];江海學刊;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治江;安樹彬;;近十年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述評[J];理論導刊;2012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蜓;抗日戰(zhàn)爭前后胡適派學人群的心路歷程[D];河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何建國;;孫中山公開使用“三民主義”一詞時間考[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章清;;民初“思想界”解析——報刊媒介與讀書人的生活形態(tài)[J];近代史研究;2007年03期
3 桑兵;;民初“自由”報刊的自由觀[J];近代史研究;2010年06期
4 王先明;論“民權即紳權”─—中國政治近代化歷程的一個側影[J];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06期
5 何卓恩;;“!薄白儭敝疇幒汀爸髁x”之辯下的保守與激進——“保守主義、自由主義、激進主義”三分法商榷[J];學術月刊;2011年04期
6 羅志田;西方的分裂:國際風云與五四前后中國思想的演變[J];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灝;;嚴復的自由觀[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蔣海怒;;梁啟超的自由主義及其佛學語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王現杰;王萬里;;試論平社曇花一現的原因[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楊旭東;試論近代中國自由主義高等教育思想立場[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耿云志;;關于近代思想史上的自由主義[J];中國文化研究;2008年02期
6 郭文;劉國華;;俄國近代自由主義的歷史變遷與影響探析[J];西伯利亞研究;2010年03期
7 王立榮;論胡適自由主義思想對中國現代化的意義[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胡偉希;;東亞儒家社群主義與西方自由主義——以中韓儒家社群主義為例[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9 程茵;李筆浪;;自由主義與禪——以胡適的禪宗思想史研究為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姚海;俄國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形成[J];史林;199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渭濱;;我讀《近代中國》[A];近代中國(第四輯)[C];1994年
2 ;《近代中國》第3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四輯)[C];1994年
3 王菊;;王菊博士致本刊主編丁日初教授函[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4 O.J.;;《近代中國商業(yè)革命》漢譯本出版[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5 吳劍杰;;張之洞與近代中國鐵路[A];長江流域經濟文化初探[C];1997年
6 王彬;;淺析我國近代法律教育的課程設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周志剛;;近代中國私立中學的政治參與(1903-1936)[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8)——中國民辦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近代中國》第1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9 丁日初;陳絳;沈祖煒;;致讀者[A];近代中國(第一輯)[C];1991年
10 李霞;;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近代職業(yè)教育研究綜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彥華;透過中山路可窺未來理想社會[N];中山日報;2009年
2 傅國涌;莫理循眼中的近代中國世相圖[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3 駐天津記者 李佳;進一步做大“近代中國看天津”品牌[N];中國旅游報;2011年
4 李景端;福建:近代中國翻譯家的故鄉(xiāng)[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5 ;近代中國的抉擇[N];光明日報;2009年
6 記者 劉平 母克勤 張璐 通訊員 劉玫;打響“近代中國看天津”旅游品牌[N];天津日報;2005年
7 劉梁;近代中國早期的地質學文獻[N];中國石化報;2007年
8 韓亞光;近代中國的兩種趨勢[N];團結報;2010年
9 宋鉆友 本報記者 陳恒才;近30位香山籍名人叱咤上海灘[N];中山日報;2010年
10 馬照南;具有世界眼光的愛國者[N];人民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功成;優(yōu)生學的傳播與中國近代的婚育觀念[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2 謝輝;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yè)[D];浙江大學;2005年
3 畢苑;中國近代教科書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勇;近代江南典當業(yè)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聶長久;中國早期民粹主義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學;2008年
6 戴建兵;白銀與近代中國經濟(1890-1935)[D];復旦大學;2003年
7 龔詠梅;“脫胎換骨”的近代中國[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秦其文;近代中國企業(yè)的廣告促銷研究[D];南開大學;2005年
9 王鑫磊;近代中國社會代際關系的歷史考察[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張兵;近代中國公司制度的移植性制度變遷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猛;近代中國證券市場形成及影響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2 孫慶國;近代中國服裝審美價值取向的變遷[D];江南大學;2008年
3 王永起;淺析近代中國對外貿易的曲折發(fā)展與海關稅率的變化(1840-1931)[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宋凌遷;使命與求索[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黃華平;中國民營鐵路及其發(fā)展環(huán)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唐波;近代中國和印度農業(yè)商品化比較[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季劍;近代江蘇職業(yè)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袁秋蕓;從民國時期的《婦女雜志》看中國近代婚禮服的變遷[D];江南大學;2009年
9 程華庚;《云起軒詞》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10 聶會會;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發(fā)展歷程中的“女性參與”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835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583513.html